第03版:商城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商城县:菊花盛开遍地金


□洪晓燕

秋冬之际,沿着入村乡道,商城县双椿铺镇吴冲村原本的荒山荒坡地上,金黄色的野菊花竞相开放。

“我们村东边这一片砂石荒地一直都是村里的心病,种啥啥不成,荒草长得比作物高。”11月10日,该村村干部朱坤发说,如今种植了野菊花,解决了荒地资源浪费的问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还减轻了防火的压力,真是一举四得。

近年来,该镇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在产业发展上谋实策、出实招,立足各村区位特点,2023年在吴冲村试种野菊花,产量超过9万斤,增收10余万元。从整理地块到收割售卖,累计带动500多名群众增收。其中,承包户年均增收5万元左右,参与整地、除草、收割的群众年均增收7000元以上。群众种植野菊花的热情不断高涨,产业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好。

野菊花“试验田”喜获丰收,吴冲村尝到自主发展特色产业的“甜头”。今年该村继续流转土地500余亩种植野菊花,辐射带动西冲村、红石桥村等4个乡村种植650余亩。为加快乡村产业“聚产成链”“抱团发展”,吴冲村还积极拓展新的销售渠道,与县内电商合作,将野菊花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该村将野菊花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吸引周边游客前来拍照打卡,实现了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目前,以吴冲村为主的野菊花产业链条逐步完善,各环节之间协同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效应。今年秋日,野菊花开,双椿铺镇乡村遍地金黄,群众采花收金。

此外,该县长竹园乡也充分利用乡村撂荒田地,深入探索中药材产业发展,推动该乡16个村种植野菊花,集中打造了张花店村、武畈村、汪冲村、蛇山村4个野菊花种植连片基地,并支持武畈村联合长竹园灌河源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走上一条“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的野菊花种植道路。

与此同时,汪桥镇的杭白菊种植基地里花朵飘香,簇簇杭白菊满地铺陈,农户们正穿梭基地间忙着采摘。

“每亩可产湿花1000斤至1500斤,每年11月初开始采摘,花期持续一个多月,能采摘三到四次。”杭白菊种植基地负责人黄太林介绍。2019年,黄太林返乡种植杭白菊,当年种植当年获益,于是逐年扩大种植规模。经过几年发展,该基地辐射带动丰集等周边乡镇农户积极种植,全县杭白菊种植面积从几十亩发展到如今的2000亩。

商城县的自然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宜种植杭白菊。“栽植时需要些水,生长期主要是防涝,再就是修枝,增加开花面积。”黄太林说,杭白菊不仅易栽植,而且产业效益高。

为让群众增收有保障,汪桥镇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以订单农业的方式,与各村集体签订收购合同,每斤湿花最低收购价2.5元,栽种时由公司免费为种植户提供种苗、地膜、肥料;采收时派出专门的收购车定点收购。

如今,汪桥镇以杭白菊种植基地为中心,成立了语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建“雩霖”品牌,生产朵菊、胎菊、饼花等产品,形成了菊苗繁育栽培、烘烤加工、包装销售全链条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公司各类产品销往江浙沪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年销售额达00余万元。

看着日益成熟的杭白菊产业,黄太林又有了新的想法:杭白菊采收和生产加工集中在下半年,每年上半年加工车间处于闲置状态。如何最大化利用资源,在乡村的土地上挖掘出更多的价值?

经过考察,黄太林发现金银花在清明节前后开花,产品加工工序和杭白菊差不多,加上生产加工时间在上半年,生产加工车间能得到有效利用,群众又多了一份收入。

得知黄太林的想法后,汪桥镇大力支持,并前往山东考察学习金银花种植。

近年来,商城县采取“政府引导、合作社经营、群众参与”模式,培育壮大“一草一花”(北部乡镇种植艾草、南部乡镇种植野菊花)特色产业,扶持优势企业,加快农村产业扩大升级,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艾草和野菊花种植基地。截至目前,全县有10个乡镇种植野菊花,种植农户7000多户,种植总面积达3.2万亩,有标准化种植基地22个、加工企业2家,预计今年野菊花产量2500吨左右,综合产值上亿元。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