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
10月31日下午,《人民日报评论》、《南方周末》微信公众号相继发表了关于秸秆处置的评论性文章,从综合平衡大气环境治理和农业生产,统筹考虑病虫害防治、保护土壤、保障粮食安全、尊重农民历史传承等方面,对秸秆处置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得到了网民的支持。
众所周知,国家出台的多项法令对秸秆焚烧提出限制,其初衷是为了减少空气污染、避免火灾和交通安全隐患。同时,限制粗放式焚烧,还在于秸秆就地焚烧也会破坏土壤结构,扼杀地表微生物,导致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造成田间生物系统失衡,危害农业可持续发展。
禁令实施后,农民开始寻找替代方案,如秸秆还田,因为它在有些地区可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但我国地大田多,在实际操作中,秸秆还田技术并非在所有地区都能取得理想效果,一些地区的土壤并不适合秸秆还田。例如,质地较疏松的土壤,无法有效分解秸秆,导致秸秆在地里腐烂速度缓慢,影响后续农作物的生长。更有甚者,由于秸秆分解中会消耗土壤养分,一些地区出现农作物缺少养分枯死现象。此外,粉碎式秸秆还田,还会将藏在秸秆中的虫卵保留下来,导致害虫增多,影响下一茬农作物产量,造成农业减产、农民减收。
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合理处置秸秆才是有效之举。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秸秆处置并非“无解之题”,反而是开放式答题。科技支撑、转化利用、限制污染,还有的地方利用秸秆喂牛、喂羊,创建草编工艺园区、开办生物质电厂……
尊重土地,尊重实际。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在平衡好环保与农业、统筹经济和科技的关系后,秸秆处理,不仅不再是难题,反而成为新的产业赛道。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