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不能捧着金碗要饭


王西亮

“捧着金碗要饭”是我们老家的一句俗话,大概有三层意思:一是不知道金碗的价值,不识货;二是不知道怎样利用金碗的价值,智商、智力达不到;三是不愿利用金碗的价值,宁肯伸手要饭,也不愿把金碗换成流动资金去干点事情,成就一番事业,习惯了不劳而食、饭来张口的清闲日子。

由此想到了信阳的板栗产业。

板栗的栽培历史,可以上溯到6000年之前,是我国食用最早的著名坚果之一,与枣桃杏李同为中国古代五大名果。板栗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一些地方甚至被称为“人参果”。

信阳是全国八大板栗集中种植区域之一。信阳板栗与信阳的农耕文明同根共生,栗果作为登上王侯将相贵族们大雅之堂的点缀或平民充饥饱腹的食物已有3000多年历史。平桥区长台关楚王古墓出土的战国食盘中,发现板栗的残骸即是明证。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也有“栗”字的身影;《诗经·鄘风》中“树之溱溧,椅桐梓漆”之语,说明殷商之际,栗树已成为人们关注的果木,而且在早期人类日常生活中占据一定地位。

板栗树极具实用价值,可以说浑身是宝。板栗果富含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B、矿物质、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和铁、钾、钙、镁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板栗壳熬煮后可治反胃病,栗叶能做成收敛剂,栗树皮煎汤能洗丹毒,栗树根可治偏肾气,栗木质地紧密、坚硬结实、防腐性能好,即可做成上好的家具,又能用于枪托、船舱、车轮、乐器制作。

板栗的果实即可做副食食用,又可作为主粮充饥。历史上,板栗曾经多次在灾荒之年扮演救灾荒、保民生的重要角色。《信阳县志》就有宋末和元末以及1942年大饥荒时山区老百姓无粮可吃,以栗果充饥保命的记载。明朝末期的1641年8月,农军领袖张献忠带领义军袭占信阳,与民朝总兵左良玉决战两月有余,当时信南山区一带农民为避兵祸,躲到深山半年之久,板栗、橡子等成为救命口粮。

信阳板栗分为板栗和锥栗(有的地方也称油栗、野栗)。板栗个大、肉厚,占总量的70%,油栗个小、皮薄、肉嫩,主要分布在商城、罗山两县。

长期以来,栗、茶、菌作为信阳三大农特产品,曾经是老百姓主要的生活支撑。1980年代至2000年,物价普遍不高,人们收入较低,一个科级干部月薪不过一二百元钱,但一斤鲜栗果能卖到3元左右,糖炒油栗更是可达4元以上,而且非常抢手。1995年,当时的信阳县李家寨镇一位栗农赵胜华家有一棵百年老栗树,每年收栗果100多斤,纯收入三四百元,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收益就是导向。在板栗价格一路上扬、市场日益看好的情况下,信阳板栗种植面积飞速增长,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30多万亩,迅速发展到1990年中期的160万亩(含未挂果的幼林),总产量近两亿公斤,产值4个多亿,占全地区林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十。在山区县乡,板栗收入占到农民年收入的六成以上,许多农民靠种板栗走上了致富路。而栗树种植所在地的乡镇靠收取特产税和板栗交易费,财政收入大大增加,日子过得分外滋润,让地处平原地带的兄弟乡镇羡慕不已。

这种板栗产业如火如荼的热闹景象,除了人们对新鲜栗果喜爱而大量消费之外,更重要的是当时有一个叫作华栗公司的龙头企业在带动。

1990年代初成立的信阳华栗公司,高峰时期年加工栗汁能力达到两万吨以上。当时有报道说,当时全市的栗果总产量的大约二十分之一被华栗公司“吃”掉,变成香糯可口的板栗饮料走进省内外市场、走进千家万户。

板栗易生虫难保存的天生弱点,决定了必须走深加工之路的方向才能产生更大的附加效益。华栗公司的大能量生产,正好适应了这一产业的需求,也克服了保存期上的短板,使板栗市场价格持续走高,比较效益非常明显,产业不断做强做大,成为信阳农林经济的一大支柱,信阳也以“中华板栗之乡”而闻名国内外。

1994至2000年,信阳连续数年抓农林业种养加的思路就是:“东(信阳东部)抓鳖、鸭、花,西抓栗、茶、菌”。这应该是对板栗这一特色产业的准确定位和充分肯定。

2000年之后,由于流动资金链断裂和政府产业导向的变化等原因,华栗公司破产,庞大的板栗产业一时间失去了深加工龙头带动,加之市场上各种水果日益丰富、板栗经营管理的劳动力成本增加、整个社会逐渐进入大食物链等诸多因素影响,信阳板栗慢慢失宠,渐成常物直至弃物。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当一斤苹果卖到七八元时,板栗的最高价格却一直在5元上下徘徊。栗农卖栗子的收入除去人工、运输等管理成本,不仅不赚钱,有时还有亏本。栗贱伤农。每年初秋,山山岭岭,枝叶如盖的栗树下,肥硕饱满的栗苞被日晒雨淋,烂进泥土,“零落成泥碾作尘”。

短短十年间,信阳板栗面积萎缩到不足100万亩,过去“初夏千树绽银花,九月栗子笑哈哈”的繁华景象,如今变得一片冷清寂寞。

2014年年初,一个从小就对自家后山上高大茂盛的板栗树充满情怀的年轻人,目睹着信阳板栗产业日渐没落现状,经过多番思考和调研考证,毅然辞去信阳钢铁总公司副总经理的诱人岗位,带着几位同样胸怀板栗情结的朋友,多方筹资5000万元,组建了“多栗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大义凛然地挑起了复兴信阳板栗产业的时代重任。

这个年轻人就是李春生,现在的多栗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十年磨剑,筚路蓝缕。十度风雨沧桑,一路负重前行。多栗多虽然由当初年加工能力不足千吨的小厂,壮大成今天有现代化生产线、24小时满负荷生产可达72吨的现代板栗加工企业,但同全市每年8万吨上下的板栗产量相比,即使全年一天不停地生产,也只能“吃”掉26000吨左右的栗果。而实际上,多栗多因为资金制约,不仅不能满负荷达产,有时连节日旺季的正常生产都不能保证。特别是疫情之后,年最高生产能力不到5000吨,所耗栗果1000吨以下,未及公司达产能力的五分之一。这种吞吐量对于庞大的信阳板栗产业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记得两年前,中国板栗深加工产业研讨会在信阳召开,与会的专家们有一个共同的话题:信阳有如此丰富优质的板栗资源,如果能把多栗多公司生产能力扩大5至10倍,信阳的板栗市场就会活起来、热起来,信阳百姓的腰包就会鼓起来了,各级财政的腰杆也自然会硬起来了,那是一个极其值得期待的愿景。

不错,作为板栗种植大市,信阳可做的文章实在太多,发展壮大这个产业的空间的确很大。

首先,栗乡所在县区把国家下达的农林项目款向板栗产业打包倾斜;其次,财政和金融部门加大力度来扶持板栗加工企业;最后,加工企业思想要再解放一些。现在多栗多果饮的产品虽然有十几个系列,如原味、绿茶味、牛奶味、绿豆味,但仅仅拘泥于饮料产品,显得单一。也就是说,对板栗价值的开发利用,除了目前即摘即食的鲜果、蒸煮烤炒的干果、入菜入药的栗瓣以外,饮料要像娃哈哈、王老吉和六个核桃那样做出规模,做成品牌。同时,要向片状、块状、条状固体食品拓展,如加工成饼干、方便面以及各种老年保健品、儿童零食等容易保存、携带方便的“硬”食品,像桃酥、山楂片、杏仁片那样,随时随地,即用即食,甚至还可以向快餐领域进军,形成“有餐饮的地方,就有板栗的味道;有人群的集聚,就有板栗的话题”的大格局!

《苏秦传》中有一段话,是苏秦进谏燕国国王的:“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细作,而足于枣栗矣,此可谓天府也。”意思说燕国南有碣石(渤海近岸的最高峰)和雁门关的天险屏障,北有栗、枣之类干果等丰富食用资源,是天府之国,可以成就立国大业。

显然,这里的板栗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由此给我们以启发:两千多年前,一个小小的板栗,可以作为诸侯国称雄争霸的筹码,今天,完全应该成为大别山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宝贵资源。

最后,我们不妨算一笔中学生就能够算明白的账:未来五年,100万亩栗树,排除还有部分未进入盛果期,以及产量有“大年”“小年”之分等因素,按每亩200公斤产量计算,年产量在20万吨左右,这些栗果即使有百分之八十用于饮料加工,能够年产8亿件果汁,一件果汁按现行市场价75元,就是600个亿。而且,这仅仅是企业单一加工成板栗饮品的产值,如果计算一下开发新产品的预期值和销售环节的附加值,更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

秋风飒飒,栗林绵绵!眼下,信阳百万亩生机盎然的栗树,正如亿万双凌空摇动的手臂,呼唤着青睐它的人们去开发、去利用!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