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社会是有时钟的。
有些是显而易见的,写在条例里。比如,孩子年满6周岁就可以上小学一年级;18周岁以上的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女性结婚的法定年龄是20周岁。
有些是约定俗成的,写在心里。比如,30周岁之前要尽快成家立业;35周岁成为职场中找工作的隐秘“分割线”。
“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心理学家就此提出“社会时钟”的概念,将其定义为“社会对与年龄相适应的行为的共同预期”。也就是说,我们的人生往往被一张规定性时间表所约束着,仿佛每个时间节点都有着标准模板。
客观而言,“社会时钟”有其积极的一面。顺应“社会时钟”而行,按部就班地走“大道”,这是人的社会属性要求下获取人生确定性与生活安全感的重要途径。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社会时钟”统一的度量衡,也许并不适合所有人。特别是当下的年轻人,在背负压力的赛道上疾驰,面临来自学历、职业、婚姻及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如果以严格的“社会时间”进行规划约束,活在“赶时间”的焦虑中,当个体“弹簧”压上愈来愈重的砝码,逃离的动能也必然会积蓄。
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脚本”,无论是顺应“社会时钟”跟随大多数人的步伐,还是逆“社会时钟”享受独行的快乐,最关键的是要告别人云亦云,倾听内心的声音,权衡所能承受的成本,调准自己的“社会时钟”,哪怕改变不那么尽善尽美,也足以无愧于心。
生活,是冷暖自知,也是冷暖自致。向前的意义,从来不是回到起点重来,而是连续地、螺旋地向上。从“错失”中汲取教训,从“收获”中淬炼信心。心有定见,行稳致远,定能找到不按时间出牌的勇气。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