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守牢“家底子” 晒出“明白账”


——我市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纪略

□本报记者 王凌云

群众利益无小事,监督为民进行时。“三资”问题关乎农村集体资产的“家底子”,关乎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关乎村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会同市、县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以农村集体“三资”为“小切口”,坚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拓展集中整治内容,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机制,努力以有效监督推动民生实事办好办实。

追根究底,推动集中整治走深走实

“这事不简单!”26万元承包费时隔20多年才到账,深入光山县马畈镇锡山村的纪检干部并没有蜻蜓点水、一查了之,而是决定去“会一会”该村党支部书记。

“对外承包时,是否经过各村民组同意?”“为什么这么多年未收取南大山承包费,村里对此却不管不问?”随着深查细问,隐藏在背后的失职行为浮出水面。

“当年签协议时只约定了林场四界,没明确11个村民组的具体面积,承包费村委会没法发放……”锡山村党支部书记易某支支吾吾诉说着“苦衷”。

“林场是村集体资产,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应该维护群众利益,而不是逃避问题!”面对易某的借口,调查组厘清了责任。

“是我工作失责,对合同监管不到位……”讲纪律、明责任,让易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今年8月,调查组经调查核实,依规依纪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同时,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推动下,该村委会与承包商重新明确了11个村民组占比面积,26万元承包费被陆续分发至各村民组。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农村集体“三资”问题,涉及时间线长、利益纠葛多,盘根错节,又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我市纪检监察机关主动将监督“利剑”插入一线、深察民意,基层走访,掌握线索,细查来龙去脉,推动合理合法解决难题。

风腐同治,让监督“长牙”,让责任“归位”

群众的呼声在哪里,执纪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今年8月,因“三资”管理不公开,导致村集体经济受损失,息县临河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原负责人吴某某受到开除党籍、撤职处分。

同时,在市、县纪委监委推动下,临河乡新集村村委会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与租赁人重新签订了土地出租协议,更正了原协议中不合理的地方,守护了村集体资产,纠治了违规行为。

坚持风腐同查同治,市、县纪检监察机关对排查发现的问题,主动深挖倒查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对责任人严肃追责问责。

坚持同向发力,市纪委监委会同行业部门成立市级3个联合检查组,聚焦“三资”管理、农机补贴、畜牧水产、农田灌溉设施等重点领域开展抽查排查,发现问题170个。

开展行业自查,市农业农村局实行局领导包联县区制,每周双调度,充分运用“双专班”工作机制,常态化会商研判,组成6个督导组,统筹县区,压实责任,广泛开展“线索大起底、问题大排查、难题大整治”,对“三资”问题清仓大起底。

目前,全市处置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风腐问题593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97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46人,持续释放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

一体发力,将权力关进“笼子里”

“村务公开及时,账面余额清晰,务工费、村部维修费一清二楚……”近日,罗山县东铺镇吴老湾村公开了各季度的财务、村务情况,受到村民一致好评。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让监管有章可循,权力才能运行在“阳光下”。

联动发力,下好监督监管“一盘棋”;聚焦重点,算清集体“三资”一本“明白账”;同向聚力,擦亮基层村(居)监督“探照灯”。全市按照“乡级自查、县级复查、市级抽查”的方式,探索完善了监管机制,出台《关于加强管理提升“三资”效益的意见(试行)》,统一印制《集体建设用地租赁合同》等4个示范合同文本,推动监督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守牢了‘家底子’,晒出了‘明白账’。群众收入越来越稳定、心里越来越敞亮!”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同志表示,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职能部门问题2035个,推动解决1813个;排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67个,推动解决935个。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