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蕾
罗巷位于商城县赤城街道,是一条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古巷。罗巷全长508米,有18个弯道、纵横支巷6条,是一条典型的背街小巷。
曾经,这里居民常常被罗巷四通八达的巷道迷了脚步,被飞线和尘土迷了眼。如今,走进罗巷,整洁平坦的巷道、栩栩如生的墙绘、错落有致的装饰……让人眼前一亮。罗巷的华丽蜕变则要归功于罗巷内的3个设置在党员中心户家中的“红色小院”。
“在探索罗巷片区基层治理工作时,我们打造了第一个‘红色小院’,这是社区‘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第一块‘根据地’,为居民提供了就近议事、反映问题的平台。”商城县赤城街道北街社区第八网格网格长冯嫚嫚告诉记者,打造“红色小院”,最初的出发点是方便居民反映问题。
“居民习惯搬着小板凳,围坐在家门,共同商讨事情。根据居民的生活习惯和需求,我们在罗巷里找到了党员中心户的小院,作为固定的议事场所,打造了‘红色小院’。”冯嫚嫚表示,“红色小院”建成后,可以更直观方便地解决群众的诉求和难题,邻里之间的矛盾也能得到及时化解,真正畅通了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罗巷内的3个“红色小院”,是北街社区探索“扁平化”治理模式的实践基地,也是探索开放式小区微治理的一块“试验田”。通过“红色小院”直接接收群众问题,集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街巷,大事不出社区”;开展“板凳课堂”,搜集并解决各类民生问题,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得到有效提升。同时,社区以“红色小院”为“微治理”平台,推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我们主要以‘红色小院’为阵地,党员中心户带头做表率,持续引导居民积极加入小区治理中来,共同建好自己的家、自己的院、自己的巷道、自己的社区,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冯嫚嫚说,“自从有了‘红色小院’和‘板凳课堂’,党员中心户真正成了群众的主心骨。”
基层治理得好不好,群众的态度就是答案。群众的事由群众议,让群众唱主角,是基层治理的“金钥匙”。“红色小院”不仅是基层治理的真实写照,更解锁了百姓幸福生活的密码,如同群众和社区的连心桥,让幸福变得触手可及。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