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国刚 李浩
清晨,一轮红日跃出海面,波光粼粼中,满载货物的轮船,在汽笛的交响声中,从淮滨港启程,驶向各地……
黄昏,灿烂云霞晕染着天空、大地与河流。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林相依,人鸟和谐,白冠长尾雉林间起舞,蓝翡翠幼鸟咕咕归巢。
八百里大别山,千峰竞秀,雄踞鄂豫皖边界;千里淮河,泱泱漭漭,纵横沃土良田。山与山相望,河与海相汇,站在不同的地标,注目山高水长的豫南大地,一幅幅壮美的画面,厚重而生动。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自然的恩赐、时代的赋予、历史的馈赠、人民的奋斗,信阳拥有最美的“标签”和“符号”。
新时代新征程,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南深入信阳视察指导,充分肯定了“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历史丰碑,嘱托我们“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履践致远,这个初秋,我们行走豫南大地,看潮涌山川的澎湃,观豫风楚韵的瑰丽,聆听中国式现代化的信阳脉动,感悟“两个更好”的时代答卷,领略“创新拼搏当前锋”的老区人民风采。
向绿而行
天光澄碧,空气澄净,河水澄清。
晨光微曦,雀鸟叫醒了依偎在猪山圈中的司马光油茶园,山坡上齐整的山茶树,好似青山姑娘梳理的一绺绺小辫。
火红的油茶果挂满枝头,总经理陈勇喜笑颜开。
“油茶树挂果稠密,籽粒饱满,又将是一个丰收年!”从新修的水泥路走出油茶园,这名五年前曾被习近平总书记接见的致富带头人腰杆挺得笔直。
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信阳视察,走进光山县的油茶园。
“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坚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把油茶业做优做大。”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
从绿色发展的春风中诞生、成长,陈勇把公司落户光山县猪山圈村,在荒山上种油茶、苗木花卉,建成油茶基地近万亩,已经成长为省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前进旅途虽有崎岖,但光无畏直行。习近平总书记催人奋进的话语,如同灯塔指引着像陈勇一样的油茶人前行的方向——
“我们未来的目标很明确很伟大,要实现它,还得靠我们继续实干奋斗。”“要有这样的信心和底气,我们共同努力!”
当下,信阳油茶种植面积发展到140.07万亩,年综合产值43.26亿元,分别比2019年增长了51.1%、296.2%。
世界浩渺无垠,探索永无止境。
产业向绿而行,不仅农业产业,在信阳,更多的传统产业主动变“绿”、新兴产业持续造“绿”、未来产业布局新“绿”,澎湃的新动能像连绵起伏的海浪,在豫南大地上涌动。
9月14日,河南明阳智慧能源有限公司陆上风机总装车间,一个个“庞然大物”正在组装中。
这个“庞然大物”正是陆上7.5MW风机发电机组,在满发风速下,一年可发电2800多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万吨。
化“风”成“电”,2021年,明阳与信阳“牵手”,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自此,明阳开路剑指“绿电”,信阳新能源装备产业链长出“绿”芽。
“绿”芽描点连线、着墨涂色,渐成“大树”。
今年8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河南省绿色制造业产业链群培育名单,信阳新能源绿色装备制造产业链位列其中。
闪闪发光的产业,才能被时代长久的爱恋。
立足“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抢抓“双碳”机遇,加快绿色低碳产业布局,因“绿”而变,信阳在绿色崛起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径。
这条新路径上,是含“绿”十足的产业家底:
抢先而行,万华禾香让居处无醛,为行业树立新的环保标杆;乘风而上,全球最长陆上风电叶片在明阳智能信阳产业园成功下线;“智”造好房,杭萧钢构落户信阳,助力老区建筑领域的绿色转型;丝线织锦,匹克北方总部和服装生产基地项目落地,持续推进绿色崛起。
塑造新动能,驶向新赛道,信阳正快速形成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绿色家居、时尚纺织、绿色食品、生物医药六大主导产业和11条重点产业链,为革命老区增添“绿色”活力。
这条新路径上,是含“新”十足的创新天团:
拥有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2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总数达154家;
拥有国家级“小巨人”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303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目标完成率在全省分别排名第二位、第三位;
先后选聘120名专家人才担任全市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副总”,转化技术成果近70项。
新路径上,信阳人靠什么样的力量搬走一座座“大山”,打通一条条“大道”?
牵引力——2022年1月,在市委六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信阳聚焦“五个着力”,大力推进产业绿色崛起,着力提升产业链规模能级。
提升力——招商引资大比武,产业链集群招商、龙头企业链式招商、股权投资招商,招大项目“顶天立地”,招小项目“铺天盖地”,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的工作格局正在形成。
推动力——实施推动产业链群培育、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等“八大行动”,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下转T2版)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