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荆楚文化诗考


田君

前段时间,应邀赴山东参加“沿黄九省区作家齐鲁行”活动,由于“田”姓始祖田完“以田代齐”,因此此行就具有了特殊的朝圣意味。在济南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又引发了我对中华文明线索及本地文化形成的思考,加上近年对楚文化的持续研读,在鲁期间我突然作出决定:回去之后就开始已腹思很久的长诗《荆楚辞典》的写作。

中华文明有三条主线,从北往南数,一条是黄河沿线,一条是淮河沿线,一条是长江沿线。三条线无一例外都是东西走向,也就是文明的孕育和形成始于西,之后慢慢往东部推移。在已知的3000多年文明演变中,我个人认为,黄河文明最终集大成于孔孟的儒家之学和韩非子的法家之学,淮河文明最终集大成于老庄的道家之学和淮南王刘安的杂家之学,而长江文明则最终集大成于鬼谷子的纵横之学和孙子的兵家之学。

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诗经》和《楚辞》,分别产生于黄河流域至淮河和长江流域至淮河两个区间。无论是先秦的诸子百家,还是中国文学正宗道统的《诗经》《楚辞》,都是中华先民留给后世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秀文化遗产。

作为长江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荆楚文化起步于商代初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加上秦统一中国后,焚烧了包括各国史书在内的史册典籍,关于楚国800多年的历史,以及楚国创造的种种文化成果也随之沉埋地下,只在《春秋》中留下了寥寥数语,以至于对这个时至今日还在深刻影响着我们的伟大王国所产生的文化,我们却所知甚少。好在,通过一代代学人的不懈努力,夏商周断代工程基本为我们理清了3个王朝的线索,以及与商、周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漫长春秋和铁血战国。

3600多年前,新生的商王朝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不断逼迫没有商王血脉的外姓部族外迁。楚人的祖先被迫离开中原,从今新郑一带开始向人烟稀少的西南迁徙。在穿越桐柏山和秦岭之后,终于在今天的湖北西北部的荆山一带停下了脚步。对于商王朝来说,已经足够远了,可以不再理会他们了。于是,楚人的祖先得以在此规划自己的未来。

楚人是炎黄集团重要成员祝融的后裔,祝融是炎帝的火师,掌握着火的秘密。正是这个原因,屈原在《离骚》开篇就写自己是“帝高阳之苗裔”,也就是华夏民族的后裔。最先自称楚人的人叫鬻熊,是芈姓季连部落酋长。据楚国史官所写《楚居》记载,鬻熊的妻子妣厉生熊丽时难产,剖宫产后孩子存活,而妣厉死去,巫师用荆条缠绕在她腹部后埋葬。为了纪念妣厉,鬻熊从此称自己的部族为“楚”,族人为“楚人”。在商衰周兴时,鬻熊审时度势,率族投靠周文王,并成为周文王的火师。《史记·楚世家》“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这个时候,鬻熊是部族实际“臣属于周”,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诸侯国。公元前1042年,周武王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也就是周成王。他念及楚人在周朝立国战争中的功劳,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为子爵。史载:“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姓,居丹阳。”所以有学者以为,此时才有“楚”这个正式的国号兼族名。据此,我个人倾向性认为,从熊绎封爵,再到公元前223年楚国被秦灭国,楚国享国820年是较为客观的说法。

后经几百年的努力,全盛时期的楚国,疆域辽阔,国力厚实。东南西北分别到达东海、岭南、巴蜀和黄河,曾号称“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无论是从疆域、人文,还是物产、军力,都曾一度是世界第一大国。楚国的国力不仅体现在政治军事上,更体现在文化艺术上。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第一个县、第一支毛笔、第一把铁剑,以及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最先进的青铜冶铸、最富创造力的丝绸刺绣等等都产生在楚国。楚国的屈骚文学和音乐美术等更是独树一帜,闻名于后世。可以说,楚文化不但一度在华夏大地上独领风骚,在很多方面甚至领先于北方的中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与同时期的希腊文化交相辉映。

从20世纪20年代到21世纪初,在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考古专家发现了一处又一处楚文化遗迹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出土了一大批青铜重器及其他珍贵文物。这些遗址和器物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它们都带有神秘气质。无论是器型,还是纹饰,无不想象奇特,精美绝伦,既表现出张扬恣肆、恢诡谲怪的浪漫和狂放,又交织着高贵的气度和喷薄的张力,那种超越世俗、充满灵性的浪漫主义气息和中原地区刚劲雄浑和方正圆润的现实主义有着明显区别。

信阳地处江淮和黄淮中部的淮河南岸、大别山北麓,处于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带,无论是以历史视野去观察,还是从现实角度去审视,这里对于楚文化的认同无疑比中原文化要重。不过,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分界线,那就是淮河。信阳地处淮河北岸的两个县和一些县区的乡镇在文化上偏重于中原文化,这种偏重表现在人们的性格习性、饮食起居、生活习惯等方方面面,囿于篇幅所限,在此不予展开列举。笔者出生于淮河北岸的老信阳县(今信阳市平桥区)肖店乡高寨村,在那里度过了幼年时光,但整个成长期则在淮河南岸。因此,在文化认同上趋于前者,这也就是我为何要写长诗《荆楚辞典》的肇始,也是我继长诗《淮河简史》《大别山传》和短诗集《信阳诗篇》之后,有关地域文化的又一自不量力的尝试。

对我个人而言,楚文化过于精深恢宏,虽雄心犹在,却笔力不足,只能撷取一些与楚国休戚相关的文字进行诗写,也就是用诗的思维去考证和表达。全诗分“引子”“正诗”和“貂续”三部分,其中“正诗”部分计划写820行,借以向为我们创造了辉煌璀璨文化的伟大楚人致敬。

诗前絮语,暋作导读。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