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迎春
“自2023年4月入职以来,我担任学院电气自动化两个班的辅导员,教授过《机电产品三维设计》等课程,是2023年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的指导老师……”8月27日,在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师徒式”培养中期考核汇报展示活动中,该校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教师刘翔向现场人员介绍一年来的成长情况。
刘翔硕士毕业后就考进了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从一名学生转变为教师,他曾迷茫过。“在学校,我学的更多是理论,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我的导师吕争教授给了我很多有针对性地指导。一开始,上讲台我都感觉到紧张,吕老师就鼓励我多参加演讲比赛;不知道如何授课,他鼓励我多听别的老师的课。同时,他也会去听我的课,并提出建议和意见。”刘翔感激地说,“导师总会创造机会锻炼我。一年多了,我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更感激导师的精心培养。”
语言与传媒学院青年教师冯文莉曾是一名中学教师,去年考进该院后成为一名外国文学老师。“面对的教育群体不一样,一开始,我对教学工作充满困惑。我的导师李萍教授经常找我谈心,给我讲述她的教育教学方法,并动员我多参加教师技能大赛。导师的悉心指导让我少走好多弯路,我现在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冯文莉告诉记者。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汤秀芳老师去年首次带青年教师。“一年来,我经常和所带的青年教师梅妍交流沟通,给她压担子,让她不断学习、不断挑战自己。今天听了她的汇报,我明显感受到了她的成长与进步。”汤秀芳说,“我觉得‘师徒式’很有意义!它不仅能让青年教师更快进入状态,也能让我们这些老教师从青年教师身上学习到新的东西,有利于双方共同进步,共同推动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
记者获悉,从2018年开始,该学院对青年教师实施“师徒式”培养,发挥优秀教师在师德师风、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导师遴选、师徒结对、确定计划、培养指导、出师考核等培养流程,由教育教学专家、教学名师等具备导师资格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为期两年的“师徒式”培养,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引领他们成长为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目前,经过培养的青年教师已成长为课程教学、双高校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的骨干。
“近年来,学院一直加大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创新力度,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强化青年教师的培养供给。自《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师徒式培养实施和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学校新入职教师当年即结对,实现234名青年教师‘师徒式’培养,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成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该学院人事处处长方丙丽表示,下一步,学院将持续落实“人才强校”战略,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持续发力,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