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外公返乡记(上)


向炜

外公生前最后一次返乡是在2018年春天。那一年,已经96岁高龄的外公还能够独自一人从中国台湾返回固始县探亲。远远听到老人那句“我又回来啦”,自豪的乡音中又略带几许心酸,让迎接的亲人们忍不住落下喜悦的泪水。

这已是外公离开故土60年来,联系上家人后,35年间的第16次返乡探亲。

1949年春,因国事动荡,生活无着落,已从信阳师范商城分校毕业、时年27岁的外公,在3月18日那一天,跟随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稀里糊涂赶到湖北省武汉市参加青年军。然后从黄鹤楼启程出发,载车载舟,直抵台湾,接受黄埔洗礼(陆军官校24期骑科毕业)。彼时我外婆26岁,我母亲3周岁,我舅舅1周岁。外公到台湾十年后再次娶妻生子(一子三女),在台湾军公教警任职(曾担任部队教官、公务员和大学教导主任等职务)。

1980年年底,在离开家乡31年后,一直杳无音信的外公突然经第三地(加拿大)转寄回家书,探询家中情形。因回信地址为英文且和我们书信地址写法有别等因素,所回信件中途误失。1982年10月,外公再次寄来家书,此次复信半年后顺利收到回信,得知外公已经在台湾定居,并再次结婚,生育子女4人。而外婆未有改嫁,含辛茹苦地把一对子女抚养成人,均已男婚女嫁。从1983年正式联系上家人后,外公一直坚持书信联络,并从经济上补助大陆这边迁居、孩子们上学等,并积极奔走,身体力行,不断促成海峡两岸亲人们互相交流,互通有无。

1987年11月2日,台湾正式开放大陆探亲。这时,外公尚在台湾警界工作,仍受限制探亲。外公几经申请获准后,在1988年7月26日,与外婆和舅舅在香港会亲。因离别40余载,他们在香港机场会面时,夫妇不相认、父子不相识,后经家居香港的姑姥介绍,才相互握手问答,彼此喜极而泣,泪流满面。能久别重逢、骨肉团聚,得享人间天伦,实在是幸甚!

这一次的会亲坚定了外公返乡探亲的决心,家乡的一草一木让老人魂牵梦绕。1991年9月16日,尚未退休的外公,经申请获准,踏上了第一次返乡探亲的旅程。由于当时从台湾回来的老人尚不多见,外公的家乡固始县方集小镇沸腾了,亲朋好友、各界人士在外公返乡的9天时间内,到家致贺者多达600余人次,便餐招待有70余桌。整天贺客盈门,非常热闹,家乡人的亲情表现和盛筵接待,让外公心悦之至。

在这次返乡探亲期间,外公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接外婆赴台湾定居。这项工作外公自1992年春开始着手申办,历时3年时间,终获特准,外婆可赴台定居3年时间。1995年冬,外婆抵达台湾的外公家中,台湾的外婆及台湾的小舅、3位姨都非常通情达理,热烈欢迎外婆的到来。可惜外婆久居农村,此前每天可以和老家的邻居老少人等叙话谈笑,甚为方便,生活自在。到了台湾,外公依然工作繁忙,其子女不在身边且工作都很忙,在居住半个月后,不适应台湾生活的外婆执意要求回家。虽经外公再三恳求,外婆在居留一个多月后,还是由外公护送到广州,再由舅舅、表哥接回家乡生活。

外公于1995年秋退休,1996年5月1日,他再次只身一人实施第二次返乡探亲的旅途。这次返乡探亲时间有两月之久,外公携外婆、妈妈和舅舅一行外出旅游,先后游览郑州少林寺、北京故宫等地。当时刚从河南大学毕业的我,也赶赴郑州,陪同他们。那次返乡,外公做了两件事,其一是决定为汪氏玉公支系五修宗谱,外公尽心、尽力、尽财,先后经营4年,终于完成;其二是决定申请妈妈和舅舅赴台探亲,尔后也是圆满完成。

自1999年至2018年,外公又先后返乡探亲14次,每次皆能规划完成一个心愿。

1999年9月,外公就探亲之便,带着妈妈和舅舅赴台观光旅游。外公在此后的回忆录中是这样记述的:“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是每天陪同,兼导游的工作,凡是各名胜地区的特产食品,我必定购买请他们品尝,在观光之暇,或乘舟车,或在公园,我总是引古比今,说笑话、讲故事,促使他们两人笑口常开,游玩尽兴,借以弥补两个孩子幼年时期缺少的父爱。”

第二个心愿的完成是在2002年5月外公实施的第四次返乡探亲。外公带着我台湾的小舅和小姨返乡,让台湾子女认祖归宗的心愿在这次得以实现。外公曾作文记载:“大陆几个孩子,得见小舅、小姨,而有相见恨晚、一见如故之感,虽辈分有别,而年龄、学识、见解和生活言行,多是相同,真是血缘情深,何乐如之?”

第三个心愿的完成是在2004年8月的第五次返乡探亲,此次返乡外公最大的心愿原定是带我和我舅舅的女儿一起去台湾观光,因手续复杂,直到同年12月27日,我和表姐终于经香港转机后抵达台湾,并在外公家中欢度春节。在台湾游览观光近一个月之久,其间和台湾外婆、小舅一家、几位姨和姨丈及弟弟妹妹们都相处融洽。回来后,我写了9篇反映台湾风土民俗的见闻类游记文章,两岸亲友纷纷传阅,对增进彼此互信、沟通和了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外公的第六次返乡探亲是在2006年5月,这次返乡外公是想多陪陪大陆外婆。大陆外婆在2004年因腿摔伤后卧床不起,外公总觉得亏欠她太多,人回来了,就可以多给她一点鼓励和安慰。外公第七次返乡探亲时,已是86岁高龄。他相邀老友、83岁高龄的张义勇老先生,两位老人于2008年7月6日结伴返乡探亲。外公先在方集镇舅舅家欢聚20余天,拜坟祭祖、召开汪氏宗亲会、拜访亲友。我的父母邀请外公到我家中住了一个多月,同时也把卧床的大陆外婆接到了家中。外公虽年事已高,然精神很好,每天早起做运动,白天和家人们一起观看奥运比赛,共同为中国体育健儿加油,彼景彼情,让人感触良多。我的孩子当年上小学5年级,暑假期间,每天承欢于外太公、外太婆膝下、床前,四代同堂,其乐融融。

不到一年的时间,得知外婆病重,外公夜不能寐,2009年8月29日,独自一人匆匆踏上回家的旅程。回来后当天,已经多天滴水未进的外婆居然又慢慢好了起来,这让所有的亲人们欣喜不已,外公也高兴地对我说:“我一回来,老太太就好喽,看来你外婆的病是相思病啊!”(未完待续)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