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义务守墓五十六年 矢志不渝守护忠魂


——记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村民王茂贵

□本报记者 韩蕾

在光山县花山寨会议旧址内,有一面红军墙。绕过红军墙,沿着石阶往上走,平阔的山顶上矗立着9块烈士墓碑,除了姚志修、胡柱先、匡占华外,其他都是“无名烈士墓”。而前来瞻仰烈士墓的人总会看到一位耄耋老人,或眼神肃穆地看着铜像,或拿着干净的红布一点点擦拭着烈士铜像和墓碑。他就是87岁的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村民王茂贵。

“这些烈士年纪轻轻就为革命牺牲了,大部分只有20多岁。作为一名老兵,守护烈士墓是我的义务。”当被问及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王茂贵总是看着墓碑深情地说。

1955年,年仅18岁的王茂贵满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赤诚情怀,义无反顾地选择报名参军,被编排在十六军四十七师独立卫生营当卫生兵。

“每一位伤员都是我心中的英雄和学习的榜样。每当看到战友牺牲,我就万分悲痛,但我知道,在家国情怀面前,作为一名合格的军人,都会选择保家卫国,不怕流血牺牲。”在回忆战场上的岁月时,王茂贵饱含深情地说。

1968年,王茂贵发现家乡花山寨会议旧址的山岗上有6座无名红军烈士墓,想起自己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决定为这些烈士站一辈子岗。自此,王茂贵开始了他的守护。

春夏季节,杂草疯长、灌木丛生,王茂贵不知用坏了多少把柴刀,被树木刮破了多少件衣服;秋冬季节,落叶纷飞、气温骤降,王茂贵不知更换了多少把扫帚。就这样,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王茂贵始终坚守着“为红军守墓、为英雄寻亲”的铮铮誓言,而他的坚守也吸引越来越多群众自发前来祭奠。

近年来,来花山寨会议旧址参观学习的游客越来越多,王茂贵不顾年迈的身体,不要任何报酬,主动担任起义务讲解员,为游客讲述红色革命故事。“我不仅要做烈士的守护者,还要当英烈故事的传颂者,让更多人知道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王茂贵说。

为了让英烈故事入脑入心,王茂贵就拿自己的经历与现在的幸福生活作对比,启发游客思考。他还依托主题党日系列活动,以讲故事的形式宣传红二十五军历史,并且定期到村(社区)、学校宣讲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讲到先烈们的牺牲和付出时,王茂贵时常潸然泪下,他的讲解感动着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人们,也让更多人传承红色精神,做有担当、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56年,岁月无言,唯有青山忠骨诉说着红军烈士的不畏牺牲,也见证着王茂贵的赤诚坚守。他用平静而坚定的步伐,将“义务守护”的千金之诺兑现为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以真诚无私的奉献,在革命遗址里书写自己的大爱人生。如今,他的守护仍在继续……

王茂贵

人生感悟:这些烈士来自五湖四海,为了革命牺牲在我的家乡,护好他们身后的安宁,我义不容辞。我活着一天,就要为他们站好一天岗。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