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杨淑娟:电商为媒 绿色助农


□曾令菊

“你看,这一棚架一棚架的丝瓜长得多好,又多又粗又长。不过,这种丝瓜不是用来食用的,而是为原耕公司制作丝瓜络产品提供原材料的。”昨日,在商城县河凤桥乡新桥村丝瓜络种植基地,快人快语的李余珍老人一边摘下饱满粗壮的老丝瓜,一边介绍。她在这个基地做工6年了,主要是做些栽丝瓜秧苗、拔草、采摘等活儿。

“在自家门口干,活儿还不重,每年都有将近2万元的收入呢!”李余珍老人高兴地说。

李余珍老人口中的原耕公司全名叫商城县原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市场采购、销售、电子商务培训、跨境电商等于一体,以经营本地特色农产品为主的电子商务经营企业。省市县人大代表、公司负责人杨淑娟是一位90后年轻人。在杭州电商界创业有成的她,于2016年11月返乡创办公司,秉承“电商为媒、绿色助农”的理念,坚持自主开发丝瓜络制品和优选鸭稻米、葛根粉、黑木耳等地方优质农特产品,借助网络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市场。

“截至目前,公司先后成功入驻淘宝、拼多多、天猫、中国社会扶贫网等电商平台,开设店铺26个。”杨淑娟介绍,公司采取“互联网+合作社+农户”的创新模式,着力助推当地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公司成立7年来,累计完成订单1200万个,线上线下实现交易额近3.8亿元,带动周边3600余人增收致富。

生态环保、绿色天然的丝瓜络,是原耕公司目前主推的产品之一。在保留丝瓜络原生态的基础上,该公司已自主开发出包括鞋垫、杯刷、洗澡巾、清洁布等在内的40余种丝瓜络产品。“这些创新产品一经推出,就大受追捧,目前已远销韩国、意大利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国内外170多个城市。”杨淑娟说,丝瓜络制品的热销,也带来对原料需求的猛增。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原耕公司在商城县12个乡镇48个村建立7000亩丝瓜种植基地。公司提供种子、技术,统一签订购销合同。项目实施后,带动超过1000人在当地直接就业,每人每年可增收5000元以上,为老区群众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因地制宜发展的富民新路子。

原耕公司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先后成功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班28期,培训各类电子商务人才近1500人,同时帮助培训人员注册淘宝店铺368个、抖音店铺165个。多次承办农产品进城展销会,把农产品带到北京、郑州及周边大城市,还参加了韩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产品对接会。

杨淑娟先后荣获“商城县十大杰出青年”“信阳市劳动模范”“河南省优秀电商扶贫带头人”等称号,被共青团河南省委授予“河南青年五四奖章”。原耕公司先后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河南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河南省消费扶贫示范电商企业”“信阳市助力脱贫圆梦大学爱心企业”“商城县优秀电商企业”等称号。

“作为一名省市县人大代表,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履行好代表职责,力争把公司做大做强。公司自主研发丝瓜络产品,目前在国内具有行业定价权和行业话语权。未来3年内,我们计划建成全国最大的丝瓜络原材料批发中心和制品中心,在信阳地区丝瓜络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实现销售额突破6亿元,更好地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说起未来的发展,杨淑娟信心满满。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