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心怀绿色梦 甘为孺子牛


——记息县林业局退休老干部王建国

□本报记者 韩蕾

在息县孙庙乡东方林业专业合作社,曾经的“一棵树”变成如今的“一片海”,这一切都离不开王建国一生对“种树”的痴迷,更离不开他四十余载的坚持和奉献。

一生只做一件事,是息县林业局退休老干部王建国的真实写照。1954年出生的王建国,一生都绕不开一个“林”字。王建国出生在息县孙庙乡林庄,毕业于林校,曾先后在息县林场、县林业局工作,一辈子都在吃林业饭、干林业活,大半生身影都在“林”间穿梭。

2014年,王建国退休了。退休后,他拒绝了儿女接他安享晚年的提议,选择回到生命和梦想开始的地方——林庄,联合几位退休的老同志组建起了息县东方林业专业合作社。

“我年轻时候学技术,现在我年龄大了,就要把满身手艺都献给生养我的土地。种树是一举多得的事儿,社会得绿、林农得益、环境更美……我们成立合作社的初心就是多栽树、栽好树,为家乡添绿增彩,让林农致富增收。”王建国一提起种树,就滔滔不绝,“我这辈子就会种树这一件事,也就做这一件事。”

为了发挥林业在富民美县中的作用,王建国一直在探索引种、试验、示范推广。2015年至今,王建国在息县7个乡镇40多个村每年植树5万多株,成活率和保存率都在95%以上。

同时,为了盘活闲置土地资源,王建国鼓励合作社社员或群众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将各村的零散土地统一进行承包造林,种树所得收益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村,实现了社员(群众)与村集体的“双赢”。这种模式充分调动了林农的积极性,愈来愈多的农民加入了王建国的合作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让更多的人特别是中青年人从事林业、热爱林业,王建国经常深入田头、果园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把致富技术手把手地教给农民,努力培养农民对科技的认识和了解,使之成为学科技、用科技、懂科技的致富能人。“我受益于林,也想通过它帮助更多人。”王建国说。

王建国种树,种的不仅是树,更是一份份真情。他创办的合作社,不仅仅是一个合作社,更是促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乡村变美的桥梁和纽带。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王建国的干劲更足了。近两年,为了积极响应政府关于淮河生态廊道绿化建设的号召,他凭借多年来在林业部门工作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动员合作社管理人员和周边乡镇脱贫户积极参与,一个月内完成了路肩培护40公里,建设生态廊道700余亩,新增造林面积1000余亩。

“生命不息,种树不止。”王建国说,“生态美好是最普惠、最持续、最根本的民生福祉。现在国家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退下来的林业人,虽然只有点余热,也应该充分地发挥出来,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力所能及的奉献。”

人生感悟:

我种树的目标是:种出情缘,种出健康,种出环境和形象。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的绿色梦。为了实现它,我甘做绿色发展孺子牛。 王建国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