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学玩两相宜 研学得真义


□王凌云

暑假过半,“研学热”一直浪高不下。各类车票“一票难求”,各大文博场馆、名校名胜人流不息,各个景区攒动着小小遮阳帽……“研学热”火爆出圈,成为暑期文旅的一个新风向。

一些研学游机构为了迎合市场、追求利润,往往侧重于提供游玩服务,而忽视了研学的本质。与此同时,“研学游”变成“到此一游”“月入1万元不够研学7天”“8999元6日研学”等话题引发社会热议,价格虚高、货不对板、以“游”代“学”、只“玩”不“研”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研学,顾名思义,是让孩子们在探索和研究中学有所得,旨在通过实践和体验来丰富知识体系和生活经验。只注重游、乐,不注重学、研;只讲“填鸭式”科普、“走马观花式”游玩、“蜻蜓点水”式观赏,不激发孩子们主动探索,让其乐在其中、学在其中,研学就会失去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走出课堂,走进大千世界,“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同样重要。

暑期研学作为一种结合教育和旅游的活动,在拓宽视野、让孩子们接触不同领域的文化和环境、增强孩子探索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不忘“研”的初衷,拓展“学”的形式。在研学时,不妨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兴趣点,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以孩子的眼光评判,让他们增强亲身体验,培养学习兴趣,锻炼动手能力,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打开未知领域的大门。

让“研学热”成为“真研学”,就要把简单的游玩变成有益的探索,把名胜古迹之间的“穿梭”,变成前所未有的“实探”,让一次高质量的研学活动,成为孩子受益终身、一生难忘的旅程。

此外,研学活动不能局限于课堂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孩子们团队精神、社交能力、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拓展孩子们“视界”的同时,更要开阔孩子们的眼界,侧重于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

既要“乐游”,也要“真学”;既讲“好玩”,也求“深研”。只有这样,“研学游”才能真正发挥独特价值,“研学热”才能真正健康持续。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