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2023年,村里开展‘一户一田、小田并大田’工作后,我才发现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徐梦蝶说,“村里每家每户各自种自家的地,外出务工的村民有时把地临时交给亲戚种,很多地方推行了十几年的土地流转,我们村压根没有实行过。”
徐梦蝶带着村干部一家一户走访。为了让村民相信流转出去的土地耕种权仍然属于他们,徐梦蝶费尽心思和口舌。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秦围孜村完成土地流转500多亩,今年上半年,完成土地流转600多亩,村里开始具备吸引农业企业入驻条件。
土地流转不仅提高了土地生产效率,也为规模种植提供了条件,县里涉农企业的采购订单随之而来,村里的种粮大户也开始联合种植。今年,有几家农户还尝试种植了村里从来没有种过的小米。
徐梦蝶不再考虑离开村子的事儿,反而经常陪在村民身边,帮助大家解决日常遇到的难题,甚至串门陪他们聊天。她不仅爱着农村的人情味和烟火气,也享受这种被需要的感觉。
秦围孜村也开始和别的村一样定期举办“饺子宴”,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乡贤议事会、屋场会,评选“三星”文明户。年轻的“当家人”徐梦蝶不厌其烦地为村民讲政策、讲发展趋势、讲美好生活,鼓励大家坚定发展信心。一些闲在家里的大爷、大妈受鼓励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活动,成立了乡村服务队、乡村舞蹈队……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两年,徐梦蝶已开始谋划村里新的发展目标了,那就是创建河南省“五星”党支部。
“我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对农村的感情刻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我属于这个地方。”徐梦蝶说,“如果说是在服务群众,我甚至不觉得这是在完成工作,这一切本来就是我喜欢的、想做的事,也是我觉得有意义的事情。”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