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妮
盛夏时节,万物生长草木盛,浉河区董家河镇陈湾村竹林湾青山环绕,茶树层层叠叠,微风轻拂带来阵阵花草香。90后大学生张超的茶园就在这片山谷中。
2013年,在外地工作的张超受到自然农耕观念的影响,想起家乡信阳那些闲置的土地,心中涌起一个念头:为什么不能将家乡的自然资源与独特的茶文化利用起来呢?家乡土地里蕴含的无限可能,坚定了他回乡创业的信心。
说干就干,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返乡之路,流转了陈湾村的420亩土地,摇身一变成为一名“茶农小哥”,扎根在家乡的土地里发展茶产业,这一待就是11年。
张超的茶园依托原始山林生态建立,再以生态共生系统种植茶树,无公害茶树落叶成肥、回归土壤,三者相辅相成,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最小化,将茶叶的产品质量、产量和产值最大化,奏响了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乐章。
“我们的茶叶已经连续5年通过SGS检测,供不应求!”张超自豪感满满。这片耕耘11年的茶园,如今给他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致富不忘乡邻。茶叶的销路打开了,张超便以茶园为载体,积极整合周边茶资源,收购周边农户的茶叶进行标准化加工,统一销售,摆脱了过去茶叶销售小而散的困境。每到采茶、除草时,茶园也为附近村民提供40多个工作岗位,有力地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心怀一片乡愁,铺就回乡之路。如今,望着眼前绿油油的茶园,张超斗志昂扬。他说:“下一步,我要把茶加工厂完善升级,延伸茶产业链,积极发展茶旅游、茶文创等相关产业,让更多乡亲都能参与进来,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大家一起把家乡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近年来,浉河区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用心用情为“归雁筑巢”保驾护航,对内激发“鸿雁”归乡潮,对外引才增“留量”;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坚持推进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增收富足。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