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理论实践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两个结合”视域下继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薛彤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善于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新时代新征程,以“两个结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需要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从而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入总结了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系统阐述了“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在本质上指明了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以时代和实践重大问题为导向,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中的“第一个结合”本质上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问题,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具体实际问题。“第二个结合”本质上是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土壤,实现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绝非偶然,本质上是同我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和广大人民的价值观念相融通。马克思主义的主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中华民族积累的宇宙观、社会观、道德观高度契合,这种契合不仅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以更加鲜明的中国特色,还使其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洋溢着日益增强的中国韵味与中华情怀,彰显出两者间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深厚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党的二十大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吹响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军号。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与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相向而行。迈上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必须始终坚持和充分运用好“两个结合”的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不断向前推进。

第一,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既要坚决贯彻落实这个思想指导下形成的部署各项行动,更要从立场观点方法上深刻把握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的要求,在持续的创新与发展进程中,积极回应时代的深切呼唤,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科学指导社会实践,从而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保持其蓬勃的生命力、旺盛的创新力与不竭的引领力。

第二,传承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因,为中国共产党充分彰显先进的思想品质提供保证。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红色血脉的滋养源泉,其基本原理与中国独特国情的深度融合,以及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相辉映,构成了维系党的红色基因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坚持“两个结合”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赓续革命传统的具体体现。为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取得新的辉煌成就,我们必须致力于党的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弘扬,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在中国这片热土上永远鲜艳夺目,高高矗立,引领着我们不断向前。

第三,发挥好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优势,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之所以能够保持常青的活力,根源在于其不懈追求的理论创新与创造。历史长河中,教条主义的沉痛教训如同警钟长鸣,时刻提醒着中国共产党人不可忘怀。为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秉持更为积极主动的历史使命感与卓越的创造力,致力于在推动理论创新与创造的过程中,精心撰写并深化“两个结合”的宏大篇章。

第四,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伟大的中华文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唯有深深扎根于本国与本民族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中,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方能根深而叶茂,展现出勃勃生机。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深度融合,同时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共同价值观念实现深度融合,以此不断巩固并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根基与群众基础。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激发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积淀的伟大文明再次焕发出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为新时代的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第五,贯彻好自信自强的要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信念,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经由中国共产党高擎马克思主义光辉旗帜的矢志不渝奋斗,实现了根本性的转折与重塑。无论面对国内外何种敌对势力的诽谤与质疑,试图贬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抑或社会主义发展征途上遭遇的任何艰难险阻与暂时挫折,都无法撼动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信念的坚定立场与执着追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向前推进的历史实践,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筑牢了根基。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过程中,要立足于中国实际,在实现“两个结合”过程中深刻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创新发展好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发展中续写“两个结合”新篇章,是党和人民牢牢掌握自己前途命运的重要保证。

(作者系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