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迎春
6月4日,记者从2024年信阳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会议上获悉,2023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全民科学素质各项工作任务,着力推动科普工作全面融入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完善,科学素质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格局。
高位谋划,着力打造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生态环境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印发《信阳市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开展全域科普行动的工作方案》《信阳市“科创中原”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将“全域科普”和“科创中原”试点市工作作为推动我市新时代科学技术普及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举措。
一年来,全市30多个市直成员单位和各县区领导小组保持了自上而下较为完整的科学素质工作体系,推动把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2023年信阳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内容,推动各县区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党政目标管理考核,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覆盖领域的拓展。
精准施策,切实夯实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基础
青少年科技教育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实施馆校合作行动,充分利用我市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等场所开展科普研学活动,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覆盖全市八县三区30余所中小学。
乡村人才培训和科技扶贫成效进一步显现。市委宣传部和市科协联合举办了2023年信阳市“新时代宣讲师”志愿服务活动,组织16位自然科学学科专家学者开展宣讲活动70余场,培训农民8000余人,有效助推了全市乡村振兴。市委文明办、市教体局、市乡村振兴局、市科协联合举办的“践行二十大 科普乡村行”覆盖全市八县三区。市卫健委推动全市乡村医生健康科普技能培训全覆盖,共培训乡村医生8000人次。
产业工人职业技能素质进一步提升。全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评价23.89万人次,完成率119.45%;新增高技能人才7.48万人,完成率136%。
老年人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全市组织2000余名老科技工作者开展技术咨询、技能培训、科技讲座、科技服务等活动500次。
多措并举,广泛汇聚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合力
科普阵地建设再扩容。去年,全市新增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2个、各类省级科普阵地20个,浉河区、固始县、淮滨县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区),数量居全省第1位。全市获批院士工作站1家、中原学者工作站2家、重点实验室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
科普人才队伍再壮大。评选首届信阳市首席科普专家11名。持续推进“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建设,科普资源传播共享成效显著。全市科普人才队伍数量与覆盖面不断扩大,队伍素质与能力持续提升。
主题科普活动再丰富。全国科普日期间组织开展系列活动620项,覆盖科技创新、科学教育等16个行业领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食品安全宣传周、防灾减灾等活动有序开展,科普之夜主题晚会创新举办,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大联合特色科普活动丰富多彩。
科普信息化建设再提速。市科协发挥科普宣传主阵地作用,利用微信公众号、科普大屏等网上科普阵地传播科学权威声音,进一步拓展了科普传播渠道。在媒体开设专栏,积极推送科普知识。
下一步,市科协将聚焦重点人群,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科普人才建设工程等5项工程,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健全长效机制、完善保障条件,切实落实全民科学素质保障机制,扎实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信阳实践作出新贡献。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