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泽垚 吉宁
“眼前的是虎座凤架鼓,其原型于1958年在城阳城2号楚墓出土。这种以虎为座、凤鸟为架的悬鼓是楚国特有的一种乐器,蕴含楚人崇凤贬虎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楚文化风格。”近日,在平桥区城阳城遗址博物馆,来自该区肖店乡中心校的20多位同学,跟随着讲解员杨雪的讲解中,开启了一段奇妙的研学之旅。
城阳城遗址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以楚文化为主要展示内容的遗址类专题博物馆,馆藏文物532件(套),涵盖青铜器、陶器、木漆器、玉器、墓葬展示、杂件等多个类别,从经济、军事、艺术、信仰等多维度展示了两千多年前楚国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世界,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
今年以来,城阳城遗址博物馆迎来了研学热潮,研学团队络绎不绝,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庭选择馆藏丰富、文化深厚的城阳城遗址博物馆作为研学旅行目的地。每逢节假日,城阳城遗址博物馆里总能看到不少老师、家长带着孩子参观,有的驻足文物前细细观赏,有的不时将展品信息与手中的历史读物对照,还有许多年轻人身着汉服拍照留念……
为此,博物馆精心设计推出了丰富多样的路线课程,沉浸式的研学体验激发了青少年探索文化的热情,也为平桥区的文旅融合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参加的是半天研学——寻宝体验。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了不同展区,寻找着隐藏于文物背后的故事和线索。每一次发现都让我和小伙伴们分外惊喜,也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参加完研学活动后,肖店乡中心校的黄梓浩同学仍兴奋不已。而针对一整天的研学活动,博物馆则推出了非遗课程,通过手工艺制作等项目“穿越”回古代,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把课堂搬进博物馆,能够让青少年更直观地理解教科书中的历史知识,激发探索欲和创造力。我们致力于变单一‘参观’,为多元‘体验’,深挖文物内涵,展示文化力量,让艺术瑰宝走近大众生活,不断激活博物馆的强大生命力。”城阳城遗址博物馆馆长王兴山说,今年以来,城阳城遗址博物馆已累计接待数十家研学团队,师生4000余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