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庭莲,是平桥区龙井街道南雷村党支部书记。我是农民的女儿,对乡村有着深厚的感情。从年轻时背井离乡务工创业,到前几年返乡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再到如今,我成了乡亲们的主心骨,乡亲们盼啥咱就干啥。
南雷村曾是典型的贫困村,没有产业,引不回人才;没有目标,聚不齐民心。全村500多户人家,90%从事水稻种植。2015年春节,回村探亲时,我留意到田间地头堆放的水稻秸秆,除了喂牛没有别的用处,不少村民为秸秆的处理问题发愁。
何不回乡创业,让秸秆变废为宝,带动村民致富?说干咱就干!经过实地调查和市场论证,2016年,我回南雷村开办了信阳农林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是利用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制作景观工艺品。我把产业建在村庄里,不仅收购乡亲们的废弃秸秆,还培训他们学习草编技术,就近获得就业收入,把田里的草变成致富的宝,直接或间接带动周边5个村子的几百名群众增收。
2021年3月,我当选为南雷村党支部书记。我常说,我有两个家,一个是我的小家,另一个是我的大家——南雷村,全村1620名乡亲都是我最牵挂的家人。村里很多农户比较忙,村里开大会时,大家往往聚不到一块来,我们就经常针对就业增收、文明新风培育等问题上门探访调查。走访到哪一家,村民就热情地搬几个小板凳过来,大家围着一坐,自然就形成了一个会议,有啥问题当场解决,有啥想法当时沟通。村里每家每户的小板凳我都坐了不止一遍,这种“小板凳交流会”可解决了不少大问题。在开展工作时,我们争取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让乡亲们切实感受到服务就在身边。
这几年,我和南雷村一起奋斗,一起成长。2022年,我光荣地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还获得了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在全村干群的共同努力下,短短几年间,南雷村从单一产业,逐渐发展形成肉牛养殖、豆腐加工、草莓种植、葡萄采摘、香草精灵农耕乐园等产学研相结合的多业态发展模式,村民人均年收入从不足7000元增加到18000余元,村集体经济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增长了将近4倍。南雷村由一个偏僻落后的小村子,蜕变成游客慕名打卡的美丽乡村。
(自述:张庭莲 整理:本报记者 马依钒)
记者手记
用企业家眼光经营乡村
□马依钒
孟夏时节,记者在南雷村采访,处处可见生机勃发。修旧如旧的村民组仿佛梦里老家,村民家门口悬挂的“三星文明户”等标牌彰显乡风文明,沿水修建的栈道一步一景。短短三年时间,昔日偏僻破落的南雷村实现蝶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最让人感慨的,莫过于南雷村业态的欣欣向荣:改造升级后的香草精灵农耕乐园,吸引城里孩子前来研学旅游;特色西瓜沐浴阳光雨露,即将迎来采摘期;大型机械在田里穿梭,让小田并成大田;塘里鱼肥虾美,水产品加工产业链正在加速布局……
用企业家眼光经营乡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张庭莲的带领下,南雷村布局了一盘“产业棋”。三年来,南雷村以市场为导向,用好项目建设,从单一种植业发展成景观工艺品加工、特色研学旅游、水产品养殖加工、肉牛养殖、特色蔬果种植采摘等种类多样的丰富业态。
游客来了,市场来了,订单来了,红红火火的景象让村民们对乡村的发展满怀希望、充满干劲。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