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
慢摇鸡公山、茶饮南湾湖、听海星宿川、集结青年营地、邂逅浉河烟火、沉醉诗画郝堂……从第32届信阳茶文化节到“五一”小长假,信阳多个景区因精心策划、别具一格的文旅元素火爆出圈,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
如今,文旅产业赋能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充分而有效地释放我市文旅资源优势,将“流量”变“留量”,将“网红”变“长红”,需要我们系统思考、统筹推进。笔者以为,归根结底是要提升信阳文旅的核心竞争力,让更多外地游客认识信阳、了解信阳、爱上信阳,只要能留住游客的心,“流量”自然就会变“留量”,“网红”变“长红”。
近年来,文旅产业覆盖面广、渗透力强,跨界融合、赋能一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只有做好“旅游+”和“+旅游”的文章,在融合发展中培育新生态、塑造新优势,才能源源不断为信阳文旅注入活水。首先,要在“提量”上下功夫,在全市“一盘棋”思维下,将更多具备茶文化、红色文化、乡愁文化、生态文化的零星分散类景点串联或者并联起来,串珠成链,连片成型,沉下心来做高品质内容的供给,对游客保持持续的吸引力。其次,要在“留量”上出实招,在优质服务与贴心服务上有新突破,让刚刚上线的“一码游信阳”小程序为游客带来更加便捷的旅游体验,妥善解决节假日及高峰期出行难、停车难、入园难、如厕难等细节问题,强化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为游客营造“贴心、放心、安心、舒心、暖心”的旅游环境。再次,要在“营销”上求突破,充分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全方位扩大对外宣传推介,比如提炼文化IP、制造“网红热梗”、策划“网络话题”、举办个性活动等,吸引游客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自发传播、分享感受,把网络传播力转换为我市文旅影响力。
如果将一座城市的文旅业比作一只股票,笔者认为,暴涨暴跌并不好,慢牛、长牛,慢红、长红,或许更符合文旅的发展规律,也更有利于信阳这座城市的长远利益。发展文旅,我们不必羡慕他处,更不必急功近利,走好自己的文化之旅,“长红”自然呈现!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