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天地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药盒里的浪费”亟待遏制


□周涛

时下,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许多人习惯在家中储备一些药品。有调查显示,我国有78.6%的家庭备有小药箱,但80%以上的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药箱的习惯,每年被随意丢弃的家庭过期药品高达1.5万吨。一些需长期用药的大病患者家庭,随着诊疗方案调整,囤积药品过期成为常态。这不仅造成巨大浪费,还会带来环境污染、药物滥用甚至过期药回收后再次出售的安全隐患。

众所周知,药品的有效期是经过长期考察实验测定出来的,一旦过了有效期,有效成分分解十分迅速。服用这样的药品,不会“治病”反而可能“致病”。反言之,如果对过期药品“一扔了之”,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人和动植物造成危害。还有一些“药贩”,受利益驱使,可能将这些过期药品“改头换面”回流至药品市场,给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总而言之,药品浪费不仅给患者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由此产生的过期药品也给社会带来副作用。事实上,造成药品浪费的原因有不少,比如家庭盲目囤药、包装剂量不合适、临床用药和药品销售管理有漏洞、废弃药品收集销毁渠道不通畅等。

笔者认为,遏制“药盒里的浪费”,不妨在医院、药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地设立过期药品回收点,并由专人负责回收;应建立包括回收、储存、流通、销毁等在内的完备过期药品回收体系,并通过购药优惠、以旧换新、发放代金券等方式,激发公众参与过期药品回收的热情;应鼓励药品“小包装”,探索合法“余药共享”。与此同时,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减少药品资源浪费,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