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叫李俊,家人却调侃我一点也不“俊”。在平桥区甘岸街道二郎村种菜11年,风吹日晒黑黢黢,咱还能英俊得了?
4月已到,不负春光好,最近我们俊农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基地忙得很,这边棚里收获嫩韭菜、香芹菜,那边棚里种着番茄秧、甜瓜苗。打理580亩蔬菜基地不是件容易事儿,一头牵着田间地块,一头连着市场商超。你看我,成天忙得脚不沾地。
我的“绿色路”开始于2013年。那年我24岁,不想再外出务工,想回村里,在家门口做点事。创业第一年,我种了20多亩菜地,缺经验、少技术、没市场,积蓄赔了个精光。
不蒸馒头争口气,咱从哪跌倒,就从哪站起来。第二年,我通过线上线下学习蔬菜种植知识,沉下心来琢磨市场,想方设法扩大销路。就这样,我的蔬菜基地逐渐上路了,从乡村道路奔上了高速公路。
2023年,我种菜的第10年,有两件事情值得纪念。第一件是基地规模扩大,通过流转邻村土地,我的蔬菜基地扩大至580亩,其中蔬菜大棚面积超过120亩。另一件是带动群众增收,这一年,基地的营业额超过400万元,其中向周边村民发放务工工资120多万元。
农业产业化是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事情,急不得,也虚不得。投入啥样的精力,见到啥样的效益。但是要想获得高收益,关键还得靠科技。这几年,光是机械设备和大棚升级,我就投入了近200万元。光会种菜不够,还要“慧”种菜。我平时一有时间就会通过网络学习了解最新的科学知识,从选种、施肥、灌溉再到采摘和销售,“科技”这根弦一刻也松不得。
土地有感情,市场会说话。以我们的王牌单品韭菜为例,目前基地种植100多亩韭菜,占城区农贸市场和商超供应量的80%以上。如今,在城区的农贸市场买菜,“甘岸蔬菜”已经成为一种招牌,我们二郎村也成为业内公认的信阳城区“菜园子”。我很自豪,这有我的一份功劳。未来,希望我们的“菜园子”越来越好,带领周边群众越挣越多。
(自述:李俊 整理:本报记者 马依钒)
记者手记
兴农人撑起共富梦
□马依钒
李俊自我评价,“风吹日晒哪能英俊”。但记者采访时,二郎村及周边村民却说:“俺李俊做事俊着哩!”
因距离市区交通便利,平桥区甘岸街道二郎村蔬菜种植朝着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发展,兴农人李俊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1年前,李俊一心想在家门口创业。从会种菜到“慧”种菜,成如容易却艰辛。李俊说:“没啥诀窍,得能吃苦、有想法。”到底吃了多少苦、想了多少招?李俊的轻描淡写却包含万千。
如今,二郎村已是名副其实的信阳城区“菜园子”,韭菜、芹菜、西红柿、甜瓜等十余种蔬果丰富着市民的“菜篮子”。特色产业发展也为村民带来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常年在俊农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务工的村民,一年可稳定增收3万元左右。
对于李俊和二郎村来说,创业梦圆,共富梦新。一梦连着一梦,一峰高过一峰。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