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传奇
去郊外踏青,目之所及,田埂处、小河边、荒坡地,处处蕴藏着惊喜。顺便掐几根嫩茎,撸一把绿叶,摘几片鲜芽,掘几许草根,从各种春野鲜嫩的清香中,去感受味蕾的盛宴,那才叫一个鲜美。
春暖花开,万物生长。春雨下的乡野倏地惊醒,野菜在地下肆无忌惮地伸个懒腰。细密无声的春雨,如烟似雾,蒙蒙湿气洇染了每个角落。土壤一湿软,野菜便“噌噌噌”破土而出,长成了满地鹅黄嫩绿的叶芽儿,一丛丛,一簇簇,一堆堆,一片片,嫩鲜鲜、水灵灵……瞬间便侵占了整个荒坡、田野、山峦、沟谷,大地一片葱茏。
春到人间万物鲜,山间野菜绿煞眼。无论是香椿芽、柳蒿芽、柳芽、枸杞芽、花椒芽等芽菜,还是荠菜、苦菜、野藜蒿、蒲公英、野蒜、野水芹等叶茎菜,甚或榆钱、槐花、竹笋等各种时鲜野蔬“粉墨登场”,以清新、嫩绿、秀美、自然的姿态款款走来,让大地蓬勃着盎然生机。
一天风和日丽,三五好友相约,驱车驶入环湖周边的深山密林处,乡村春光灿烂。村边的野樱白、桃花红、菜花黄,池边的柳叶绿、迎春香,繁花竞秀,万物争春。燕子来回飞,云雀空中唱,土地软酥酥的,麦苗绿油油的。游人们拎着铲,或俯身,或弯腰,荒坡地、河滩边、菜地角、小溪旁都是他们欢快的身影。
凑近一看,他们寻的有野藜蒿、折耳根、苦菜、野蒜、荠菜等。热心人介绍说,野菜大多喜欢生长于田野、路边及荒地等阴凉地。野藜蒿的叶背如白霜,根茎是红的,不仅可以吃茎叶,做蒿子馍,甚至连根也能挖出来凉拌。野蒜,成片成片地生长着,零散个大,集聚如须,简直就像麦苗、像韭菜。它不仅味道清香,小时候母亲常把小蒜清洗干净,切成小段,炒鸡蛋,香气袭人,让人欲罢不能,而且还能入药,辅助治疗积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荠菜,蓬勃壮大,遍地生长。你看!幼苗呈羽状嫩绿的叶齿,长缨向四面纷披延展,平平地贴着地面,像孔雀舒展的尾翼,煞是惹人喜爱。我俯下身子,扒开草丛,小心翼翼地搜寻,真是慢工出细活儿,一点儿急躁不得。就这样,连根轻轻拔起,装入随身携带的塑料袋中,收获的喜悦,让人想象回家洗净备用,或凉拌,或与鸡蛋同炒,或把它与猪肉混合下顿饺子,一口咬下去,那才叫一个爽!
山间野菜多,微风吹来,一缕缕悠远的芬芳随风而至,大伙儿情不自禁地吟诵“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正如宋代诗人陆游赞誉的“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那样,“春日春盘品春野”是一番情调,一种高雅的生活享受,一种养身健体的体验,怎一个“喜”字了得!
漫步乡野,放眼望去,一丛丛、一簇簇的野菜,大伙儿情绪高涨,或分工协作,你挖我捡;或各自散开,分头行动,每个人脸上都流露出兴奋的表情。不觉间,就挖了两大袋子,意料之外的惊喜,可算是收获满满。采回后,少量的可现炒现拌或做汤,尝个鲜,多得吃不完,也可烫煮、腌制、晒干等方式烹饪,或者储存起来,以保留原汁原味,终年可以享用野菜的美味。
野奢迎春舌尖宴,咬住春天赛神仙。野菜是大自然馈赠给人们的珍贵礼物,上山采挖,回家烹饪,谁家野菜饭炊香。投身大自然,寻找那份久违的温馨与亲情,不仅是有趣有益的活动,采挖之中的惊喜,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惬意无比!而且还能让家人既品尝美味,鲜嫩肥硕吃着香,又能促进身体健康,享受幸福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