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理论视窗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让“美食+文旅”为农产品出圈加把“火”


特色农产品带动美食文旅出圈、美食文旅反哺特色农产品的良性互动,给了我们一些思考和启示:“美食+文旅”不仅能打响小城、乡村的旅游品牌,也是“土特产”讲好品牌故事、提升附加值的有效手段。

土豆、金针菇、面筋……这些常见的食材被串成串供食客挑选,老板接过一把把“蔬菜花束”,放入事先熬制好的高汤中烫熟,再放进大钢盆,浇上蒜汁、花椒粉,与花生碎搅拌均匀,最后倒入“灵魂”调味料油泼辣子,香气便“炸”开来。垂涎欲滴的游客迫不及待地端走一大碗诱人的麻辣烫,掏出手机记录后便大快朵颐。这一幕最近在甘肃省天水市反复上演。继柳州螺蛳粉、淄博烧烤、哈尔滨冻梨之后,天水麻辣烫接下了“网红接力棒”,其带来的“流量”如“天河注水”般涌入这座西北古城。

“新晋顶流”天水麻辣烫背后藏着怎样的“流量密码”?其火爆与当地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分不开。天水麻辣烫在人们以往熟知的西北美食中并不起眼,却是集甘肃特色农产品之大成的代表之一。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物产,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甘肃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农业。比如,从外观上看,天水麻辣烫的红色仿佛“辣椒不要钱”一般,吃起来辣味却并不刁钻,以香为主,细品起来还有些许回甘,这样独特的口感源于“灵魂汁子”甘谷辣椒及其“灵魂伴侣”麦积花椒。而作为甘肃饮食的“顶梁柱”,沙绵醇厚的土豆以各种姿态出现在这一碗麻辣烫中,特别是绵软爽滑、挂足汁水的定西宽粉,成为天水麻辣烫的诱人之处。几十年来,天水结合当地特色农产品和饮食文化,把麻辣烫这种小吃打造成与众不同的地方风味,卖相极具视觉冲击力,这样的“甘味新貌”给外地消费者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让人们的视觉、嗅觉和味觉得到全方位享受,满足了消费者体验探索特色美食和饮食文化的诉求。

在短视频传播助推下,一道独具特色的地方美食成为人们认识一方水土的切口,在人们心中树起了甘肃“土特产”的新形象。可贵的是,天水麻辣烫出圈所带“火”的不仅是地方文旅,还有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的销售。数据显示,自今年2月26日至3月13日,甘谷干辣椒、甘肃麻辣烫调料在某电商平台的成交额分别环比增长超10倍、9.2倍,定西宽粉、甘肃花椒、甘肃黑木耳等相关食材的成交额环比也均有大幅增长,实现了特色农产品带动美食文旅出圈、美食文旅反哺特色农产品的联动。这样上游带动下游、下游反哺上游的良性互动,也给了我们一些思考和启示:“美食+文旅”不仅能打响小城、乡村的旅游品牌,也是“土特产”讲好品牌故事、提升附加值的有效手段。

让“美食+文旅”为农产品出圈加把“火”,一方面可以着力延长农业产业链,对“土特产”进行精深加工,将其打造成有标准、可溯源的工业化产品,并借力地方特色美食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载体,通过新媒体传播等手段,提高“土特产”的品牌声量。以广西柳州为例,为配合当地螺蛳粉产业的高速发展,柳州加紧打造了一批螺蛳粉原材料基地,推动酸笋、酸豆角、木耳等相关产品生产模式工业化、质量模式标准化、管理模式现代化。随着螺蛳粉闻名全国,其上游农产品也打出了一波响亮的广告。

另一方面,可以将“土特产”与旅游休闲业态更紧密地结合。例如,品尝完天水麻辣烫的游客大都会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继续体验一把天水的文旅项目。当地文旅部门除了推出非遗旋鼓舞展演、甘肃社火表演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还组织了天水麻辣烫“吃货节”,不仅有麻辣烫美食展销、游客体验制作麻辣烫等环节,还拿出了甘谷辣椒、麦积花椒、秦安麻腐馍、武山粉条等当地农特产品,让游客“回味无穷”“吃不了兜着走”,深化了当地农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各地“土特产”若能在练好内功、做好产品的同时,借力文旅搞活营销,想必其内涵的产品价值会越来越多地被看见、被认可,收获良好的市场回应。(据《农民日报》)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