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


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 沈伟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4年“世界水日”主题为“Water for Peace”(以水促和平)。我国纪念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安全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福祉。2014年3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就保障国家水安全发表重要讲话,开创性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护水、节水、用水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做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信阳地处淮河上中游,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86.76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41.2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用水量18.1亿立方米。市水利局紧扣“1335”工作布局,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

一是坚持节水优先。深入推进国家节水行动,围绕农业、工业、城镇等重点领域和取、供、输、用、排各环节,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高效转变,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全市已纳入计划用水管理单位1071个,建成节水型公共机构346个、节水型小区57个、节水型企业35个、节水型高校3所、节水示范工程项目10个。10个县(区)全部建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提前完成2025年达标率70%的目标任务。

二是强化刚性约束。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全面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与强度双控行动,推动用水方式和用水结构调整优化。在总量控制方面,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和计划用水管理,科学确定流域区域可用水量,将可用水量明确到主要河流,加大中水回用总量,完善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在强度控制方面,积极推进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4年下降26.5%、72.9%。

三是改善水生态环境。坚持系统治理,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需求。推动河湖长制提档升级,实现监管内容从河湖治乱向美丽幸福河湖建设转变。持续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因地制宜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施地下水源地表化置换工程,落实地下水位水量双控制度,加强地下水源储备。大力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实施南湾水库生态水电站建设、史灌河综合整治等工程,保障复苏河段全线全年过流。

四是构建现代水网。以“一横八纵四区”水网为依托,持续补强水利基础网络体系,逐步形成“总量可控、高效利用、多源互补、安全可靠”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在淮南西部片区,以出山店水库、南湾水库、信阳市四水同治及城市供水工程等为骨干,实现中心城区双源保障;在淮河北部片区,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缓解城乡缺水问题,置换和保护地下水源;在淮南中部片区,结合洪水控制要求,新建袁湾水库、青龙沟水库,扩大引泼入潢受水区域,建立多源互济的供水网络;在淮南东部片区,扩大引鲇入固工程覆盖范围,建设白果冲、东方河2座中型水库,在发挥防洪作用的同时,有效提升城乡供水保障水平。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