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凯
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羊山新区“不卷课堂”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昆虫记”。在这里,孩子们放下书本,用好奇的眼睛去观察和发现昆虫世界的神奇与美丽。
“孩子们,蝗虫、独角仙、花仙子是否属于昆虫?哪位小朋友可以说一下你认为的昆虫的特点?”昨日,在羊山新区百花园秋书屋内的“不卷课堂”上,信阳农林学院农学院副教授潘鹏亮正在为小朋友带来一堂妙趣横生的昆虫课。
课堂上,潘鹏亮从“昆虫的起源”“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昆虫助力科技发展”等方面为孩子们进行精彩讲授。通过充满童趣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游戏、昆虫活体及标本展示,为孩子们讲述了昆虫科普知识,激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记者在现场看到,老师细心地引导孩子们观察各种昆虫的形态和习性,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好奇与兴奋。
“看,这是蝴蝶的翅膀,它们上面覆盖着细小的鳞片,就像穿上了一件华丽的衣裳。”老师指着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生动地讲解着。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发出惊叹之声,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微观世界。
孩子们仔细观察着放在桌上的昆虫标本,惊叹于昆虫的精细结构和独特形态。潘鹏亮还引导孩子们思考昆虫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让他们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和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在亲身体验和观察过程中,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了昆虫与人类之间的紧密联系。昆虫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食物、药材和材料等资源,还在生态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昆虫课堂’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还让他们在探索与学习中收获了成长与快乐。”带孩子一起参加“昆虫课堂”的孙女士表示,希望继续举办类似的科普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在‘昆虫课堂’上,我知道了什么是害虫、什么是益虫,了解到昆虫是地球上最繁盛的动物群体之一,它们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的能够飞翔,有的擅长爬行,有的则擅长伪装。这些昆虫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态环境,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第一次参加“不卷课堂”的李秋末小朋友对记者说。
潘鹏亮说,受羊山新区人大政协工作联络办公室邀请,来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科普课。“昆虫课堂”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生命的神奇。通过亲身实践,孩子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如何思考、如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仅掌握了昆虫的基本知识和特征,更培养了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希望孩子们不断探索昆虫王国的奥秘,与它们和谐共存。
在这场“昆虫课堂”的探索之旅中,孩子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成长,更收获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让我们共同期待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带着这份热爱和好奇,继续探索这个充满奥秘的世界。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