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段黎明
“检察制度诞生于‘乡村’,检察机关根基在‘基层’,检察工作就是带有‘乡土味’的法律监督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做一名带有‘乡土味’的新时代检察官。”3月12日,记者见到回访当事人归来的丁瑞。
丁瑞,198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为固始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2014年考入固始县检察院,10年来,他从一名门外汉成长为办案的行家里手,连续两届荣获“信阳市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2023年3月,在第十二届全省优秀公诉人暨第一届全省优秀刑事检察官助理业务竞赛中,丁瑞脱颖而出,荣获“全省十佳公诉人”称号。
“办案无诀窍,唯有求极致。刑事检察工作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需要足够的细心、足够的耐心、足够的严谨、足够的体力。”丁瑞深有感触道。
2023年5月,在办理一起私建炼铅厂利用废铅蓄电池为原料冶炼粗铅污染环境罪案件时,因为该案作案时间跨度长,直接证据灭失,冶炼数量难以认定。
办案中,丁瑞一方面确立了依靠客观证据、补强间接证据的补查方向,从补充犯罪嫌疑人的银行交易记录、炼铅厂用电记录、用煤记录入手收集证据;另一方面加强学习,了解冶炼相关知识。
在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中,丁瑞从反射炉一炉能装多少原料、需要用多少电和多少煤、添加多少铁粉作为还原剂,到一炉能产出多少成品粗铅、收集多少铅尘;从一天能够烧几炉,到停一次火损失多少钱,和犯罪嫌疑人侃侃而谈,中间还穿插行话,最终让接受讯问的8名犯罪嫌疑人先后放弃抵抗,败下阵来。
“你怎么啥都懂,啥都瞒不住你?”一位犯罪嫌疑人说。一个公安机关移送起诉时刑期在三年以下,可能“流产”的未侦破案件,在丁瑞的努力下,刑期升档到三年以上,全案8人均被判处刑罚。
如何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让法治更暖民心,更多的工作体现在细微之处。
告知被害人权利、听取意见,丁瑞总是优先选择电话告知,通话结束时总不忘叮嘱被害人,将这个号码记好,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选择电话告知并不是不愿意接触被害人,而是为了让被害人少跑路,降低被害人的诉讼成本;讯问犯罪嫌疑人结束时,他总是一再叮嘱不要急着签字,笔录再好好看看;在控申大厅接访结束时,他总不忘将来访人送到门外,并留下办公电话。
“站起来是一把伞,俯下身是一头牛。丁瑞心系群众,情暖人间,他的检察工作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认可。”该院副检察长吴亚军说。
“公平正义,不只是书写在法条里,而是鲜活在巷陌之间。检察官办案要走出卷宗,走出办公室。我们办理的案件、化解基层矛盾必然要回到人民群众中去,履行新时代法律监督职责,就必须立足基层、回归乡村。”夕阳西下,丁瑞感慨道。
翻开丁瑞工作笔记的扉页: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才能沉淀真情。黑色的笔迹跃然纸上,苍劲有力而不失温柔敦厚,一如其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