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一通热线背后的驻村温情


□本报记者 马童

3月7日,在上海居住的息县籍李女士拨通本报新闻热线,述说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驻村干部多年悉心照顾村里一位五保老人,后来工作调走,老人想见他而不能,提起往事就会流泪。希望记者能帮老人找到这位驻村干部。

“我过春节的时候回老家,老人对我提起前些年帮扶他的驻村干部,说话间眼泪就流出来了。”李女士说,“老人腿脚不便,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那位驻村干部。”

记者根据李女士转述内容多方查证后得知,老人名叫陈国荣,是息县项店镇路楼村陈庄组的五保老人,而帮扶他的驻村干部是路路。通过息县县委宣传部,记者随即联系到了路路和陈国荣,了解到路路已于2022年调到息县孙庙乡段庄村任村党支部书记。

“我只是做了一名帮扶干部该做的事。”路路对记者说,“陈国荣有三级肢体残疾,腿脚不好,我时常到他家帮他收拾屋子、换洗衣物……”

尽管路路说只是做了一些该做的事,但陈国荣的感受却不是这样。尤其是路路帮其办妥残疾证和结婚证两件事,让他一辈子也忘不了。

原来,残疾的陈国荣还有一个精神残疾的妻子,两人在一起多年也没有办理结婚证。而妻子的户口在安徽省,在村里一直无法享受五保和低保等政策,这使两人的生活尤为艰难。

“路干部不怕麻烦,带着我们先后到息县、信阳市区,办理残疾证……”回想办理残疾证的过程,陈国荣眼含热泪,感激地说,“我们来回的路费都是路干部付的。”

陈国荣一直想报答路路,此前逢年过节他都会带上自己种的粮食和养的鸡鸭去看望路路,而每每此时路路都婉言谢绝。此后,路路调到段庄村,陈国荣仍一直念念不忘。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如今,勤劳的陈国荣即使腿脚不便,依然每天坚持到镇上菜市场里帮人干些粗活儿挣些零花钱,加之夫妻二人都享受帮扶政策,日子过得很滋润。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