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晶晶
3月5日,息县柳林生态农林专业合作社的柳学友带着儿子柳林在麦田里转悠,时不时弯腰扯棵麦苗查看一下叶片颜色和根须咋样。“今年倒春寒,小麦受了冻害,得加强营养。”柳学友一边把自己多年的种田经验传给儿子,一边安排合作社的乡亲把麦田排水沟挖好。柳林说:“前两天刚化雪时水大,怕小麦泡到了,弄了十来台抽水机排水,现在田里情况好多了。”
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柳学友是有名的种田大户,早点备耕是他一直坚持的:“我今年流转了1.2万亩左右的耕地,还有8000亩左右的林地,春种小麦,秋种高粱玉米。要想有收获,一定得赶上农时。”柳学友今年正好60岁,精神劲头正足,“这4000亩的小麦,到丰收时,一亩地挣两三百不是问题。”
在同样的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光山县罗陈乡张楼村青龙河合作社的刘正礼也开始忙起来了。他的合作社里有全自动智能化工厂育秧基地。再过一段时间,一盘一盘的秧苗就像绿油油的嫩草一样,非常惹人喜爱。“现在我们是在准备,比如油茶的田间除草,育秧大棚的环境整理,有些小种棚可能得更新一下,准备一下营养土。”在他的合作社里,通过科学培育,“空中”“地上”都能充分利用起来培育秧苗。“今年我育的还是再生稻品种,有隆晶优1212和桃优香占。”刘正礼说,“今年2000多亩地,大概得几千斤种子,要是两茬的话,种子还得备更多。”
除了种子,备耕还少不了人和机械。在柳林的合作社里,十来个人中间年纪最小的是1991年生的,比他小6岁。“之所以我能留下来专注农业,也是因为有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干。”柳林说,“从2003年到现在,20多年了,也是对农业的热爱让我能坚持到现在。”关于农业机械,柳林说:“机械种类是挺多的,但有些大型机械比如烘干机,可能就在有些年份比较紧缺。”在刘正礼的合作社,最近也是用人季节,偶尔高峰时,他一次得请20多人,平常十余人左右。刘正礼今年还有了新式播种机,播种的速度能翻番:“一亩20盘,一小时能播2000盘,大田的播种效率就更高了。”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