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洪香铺村:微型工厂圆群众致富梦


□本报记者 胡俊杰

近日,记者走进淮滨县期思镇洪香铺村,惊奇地发现,在这个其貌不扬的村庄里,居然有近10家“微型工厂”“家庭作坊”。

“这些‘微型工厂’‘家庭作坊’大部分都是在星辉制衣厂厂长张敏的帮助下发展起来的。”谈起张敏,洪香铺村党支部书记祝孟乾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在祝孟乾的引导下,记者走进了星辉制衣厂,如愿见到了张敏。

1000平方米的厂房里一边整齐排列着几十台缝纫机,一边摆满了宠物服装、宠物垫等针织用品。张敏告诉记者,厂里专门生产宠物纺织用品,全都出口到海外,十分受欢迎。

张敏是洪香铺村人,以前一直在浙江的服装厂打工,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市场资源,2018年,在家乡招商引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她义无反顾地选择返乡创建了这个宠物服饰加工厂。

“独自一人在外地打工,始终放心不下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近几年,家乡为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有这样的机会,我当然愿意在家乡创业。”回忆起办厂的过程,张敏充满感激。她说:“第一次办厂没有经验,幸好有村干部给我们讲政策、带着我们跑手续、申请帮扶资金,就这样,制衣厂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建立起来了。”

因为产品质量好,赶工效率快,诚实守信,且张敏不断创新服饰、窝类款式,厂里的订单越来越多,效益越来越好,工厂规模也不断扩大,工人由最初的二三十人增加至50余人,年产值由近百万元上升至6000万元,工人月工资也增至4000余元。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随着工厂规模日益扩大,张敏心里更多的是惦记着如何带动村民共同创业致富。

“除了做服饰,我其他的也不会,就想着不如让乡亲们跟我一起把这行做大。”想好了就干。对于缝纫技术好且有条件的工人,张敏就鼓励他们自己成立“微型工厂”或“家庭作坊”,然后根据各家的实际情况,将自己拉来的订单分派给他们,并免费提供技术培训,进行跟踪指导。对于技术不够的,张敏就让他们在自己的厂子里先学习,等技术过关了,再独自“办厂”。

就这样,几年下来,星辉制衣厂孵化了20余家“微型工厂”“家庭作坊”,工人超过200人,其中有一半都是外村的村民慕名而来。

夏婷婷夫妻就在其中。他们是王店乡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深圳打工,面对老人养老和照顾孩子上学等现实问题,进退两难。“听说老家有人办厂,发展得不错,我们就想着回来试试。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在张敏的帮助下,夏婷婷的小厂也发展了起来,月利润达到两三万元,比之前在深圳挣得还多。

“近年来,我们村始终把做大做强乡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不遗余力持续鼓励、支持各类经营主体建设、发展就业帮扶车间,帮助更多村民创办自己的产业,实现家门口增收致富。”祝孟乾告诉记者。

伴随着乡村振兴的春风,洪香铺村的“微型工厂”一个接一个建了起来,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返乡就业、反哺家乡,不仅给他们带来了收入,而且还凝聚起振兴家乡的力量。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