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提升攻坚行动,推动乡镇卫生院提质升级、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全面达标。作为一名村医代表,我很受鼓舞。”2月23日上午,市人大代表、平桥区洋河镇周畈村卫生所所长胡秀丽接受记者采访时兴奋不已。
周畈村卫生所目前由胡秀丽和她的爱人李自锋负责管理,医术与医德在当地颇受赞誉。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从“赤脚医生”到“乡村村医”,胡秀丽在乡村田野间留下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近年来,胡秀丽逐渐发现,各村卫生室村医普遍年龄偏大,有的已近古稀。
“他们年轻时为了我国的农村卫生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是一代功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特别是医学知识的更新,对新诊疗技术的运用,已远远适应不了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胡秀丽告诉记者,或因经济收入的原因,或因追求城市现代化的原因,当前年轻医生大部分不愿到村卫生室工作,导致村医“青黄不接”。
今年市两会上,胡秀丽建议,要在待遇上创造条件,在养老上给予保障;建立长效机制,加大乡村医生培养力度,培养留得住并长期想在农村发展的卫生技术人才;组织符合条件的在岗乡村医生进入医学院校学习,提高整体学历层次;设立乡村医生培养专项经费,对于按规定参加学历教育并取得相应证书的在岗乡村医生,政府应对其学费给予适当补助。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