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两会特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乡村振兴 为民而兴


——市两会代表委员热议乡村振兴

□本报采访组

奋进者,必有所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一串串亮眼的成绩单让人振奋: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粮食播种面积 1262.64万亩、总产量116.35亿斤,是全省唯一实现“双增长”的地市。明确“6+6”农业产业发展布局,持续振兴“两茶一菜”,入选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潢川县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新县入选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光山县入选首批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新的一年,如何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扛旗?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明了方向:守牢底线任务,稳步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突出发展乡村产业……这几天,参加市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围绕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扛旗提出意见建议、交流互动、凝聚共识。

用好有力抓手,走稳乡村振兴路。市人大代表、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鹏表示,2024年,市农业农村局将贯彻落实市委“1335”工作布局,锚定农业强市建设目标,以“十百千万”工程、粮食生产、乡村产业、产业融合、绿色发展、乡村建设、农村改革、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着力乡村振兴扛旗走在前。

土地生“金”助力乡村振兴。土地是乡村的根基,也是乡村振兴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如何让有限的土地增效“生金”是代表、委员们共同关注的焦点。据此,市人大代表、光山县东岳村四方景家庭农场党支部书记杨长太表示,绿色高效是稻米产业的未来,打响品牌是优质稻米“出圈”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为推进信阳优质稻米品牌建设,增加群众收入,赋能乡村振兴,杨长太提议组建稻米产业协会(联盟),培育更多更优的经营主体,强化优质品种种植,推广运用生产新技术,实施绿色食品标志认证,进一步擦亮信阳农产品的绿色品牌。

人才生“根”赋能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基本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人才振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核心灵魂。“乡村要振兴,就需要大批有能力、有活力、有情怀的青年投身于乡村建设中,如何把人才留住,就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市政协委员、信阳市喜阳阳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田立齐建议,要建立引导并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的长效机制,如“大学生村官计划”,鼓励更多有志青年扎根农村。要改善乡村基础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解决返乡人才群体的后顾之忧。农村政府应创造便利条件,给予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制定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返乡创业。

网络生“花”添彩乡村振兴。当前时代下,如何将数字“流量”变成乡村振兴发展的“增量”,是乡村发展道路上避不开的一个话题。市人大代表、北京微爱传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CEO徐应旺表示,通过视频、直播带货等传播方式,展现乡村风光、乡土美食的独特魅力,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新的蓬勃动力。建议要搭上互联网发展的快车,立足信阳乡村优势资源,注重发展农旅融合产业,重点拓展亲子体验、学生研学、公司团建等市场,结合信阳茶文化节、油菜花观赏节、插秧节等活动,为乡村振兴聚人气、增流量、提热度。

发展增“绿”守护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是以绿色为底色的发展,这是新发展阶段的“关键词”,乡村振兴同样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守护乡村底色。市人大代表、平桥区龙井乡南雷村党支部书记张庭莲表示,乡村振兴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降低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提高农田土壤固碳能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为秸秆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种植养殖、加工仓储、设施农业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农业领域节能减排固碳扩容助力赋能。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