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两会特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产业“含绿” 发展“含金”


——市两会代表委员热议产业绿色崛起

□本报采访组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指出:“绿色发展是顺应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是用最少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发展,是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共识。”

日渐增多的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让出行更低碳环保,自觉践行“光盘行动”等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正逐渐深入人心……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产业的“含绿量”和城市发展的“含金量”正逐步提升。

“近年来,信阳市牢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全面实施‘1335’工作布局,围绕‘工业强市’目标,聚焦六大主导产业,谋划确定11条重点产业链,加快推动产业绿色崛起,集群化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市人大代表、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梁玉峰告诉记者,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12.4%。绿色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信阳低碳产业园、青云算力产业生态基地等50亿元以上项目相继落地。

而在2024信阳两会中“产业绿色崛起”成为高频词汇,多次被提及,绿色产业正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展现出了勃勃生机。

“我频繁听到了‘产业绿色崛起’‘绿色高质量发展’等词汇。信阳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这就要求信阳无论是在产业崛起还是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都需要以保护这个优势为基础,而绿色装配式建筑就是信阳产业绿色崛起的具体体现。”市政协委员、杭萧钢构(信阳)有限公司总经理骆贵波表示,2024年是信阳市“1335”工作布局聚力成势之年,杭萧钢构有信心为信阳的绿色装配式建筑发展,以及信阳的绿色大家居产业链、绿色建造产业的崛起作出更多的贡献。

近年来,我市纺织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不少纺织企业审时度势、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在绿色转型升级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也让我市纺织产业获得新生。

“在当前服装行业绿色转型的大背景下,我们坚定不移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面料、辅料和原料的选择上,始终坚持环保和可持续性标准,与国内高端客户携手合作,共同研发和生产绿色纺织品。”市人大代表,淮滨苏美达服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副总经理芮国表示,未来企业将把构建绿色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实现产业绿色崛起作为重要使命,为地方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壮大和培育绿色发展的新动能,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而不断推进产业绿色崛起,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就要保持战略定力,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从聚焦链群发展,到大力招商引资,到做优做强载体,再到提升创新能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持续推进产业绿色崛起提出了具体目标和任务。

“2024年豫东南高新区将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机遇,把零碳园区建设作为产业绿色崛起的关键抓手,抢滩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市人大代表、豫东南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熊政栋表示,将坚持换道领跑,把打造绿色零碳园区作为主攻方向,打造以绿色能源装备制造为主体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和“电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形成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下一步,应以培育壮大11条重点产业链为主体,以‘三个一批’活动为载体,以开发区建设为阵地,建立‘十个一’工作机制,积极培育壮大企业群体,加快实现‘延链、补链、融链、强链’,推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备。”梁玉峰表示,大力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和数字化转型战略,以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为统领,加快构建绿色电力体系,以发展范式转换不断推动信阳绿色高质量发展。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