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真情诠释初心 行动彰显担当


——访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杨安军

□本报记者 马保群

“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民政工作一头连着人民,一头连着政府,既为党委政府分忧,又为困难群众解愁。”昨日,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杨安军深有感触地说。

自2013年从事民政工作以来,杨安军秉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始终把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用心血和汗水耕耘在民政工作一线,做排忧解困的“服务员”;他始终本着一个“真”字,真诚待人、真心做事、真情解难,做困难群众的“贴心人”。他的工作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并参与起草制定了《河南省民政救灾物资储备管理规范》,多次在民政部、省民政厅作典型发言。

把群众当亲人,再苦再累也是幸福的事

“其实最初让我负责民政救灾工作时,心里有些担忧,担心自己缺乏实战经验,唯恐辜负了领导的期望。但既然接受了这份责任,我就要拿出勇气、拿出干劲,想方设法做好工作。”杨安军说。

杨安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7年年末至2018年年初,信阳市连续遭遇两场特大暴雪袭击,部分区域积雪深40多厘米,大面积冰雪霜冻导致交通中断,设施农业受损严重,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在关键时刻,刚做完手术不到20天的他拖着病躯,冲锋在救灾一线,即使高烧也没退缩。他一边忍着剧烈头疼,一边组织救灾救援、报送灾情,从未请过一天假,全身心投入保通保供的抢险救灾工作中。

每逢遇到灾情,都能看到杨安军忙碌的身影。他任救灾科科长期间,经常奔赴一线,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当看到受灾群众喝上净水、吃上热饭、穿上暖衣时,他才真正放心。他时刻把受灾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当成家事,用自己的倾心付出换取受灾群众的幸福指数。

变换的是岗位,不变的是责任和担当

“我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是杨安军在工作中常说的一句话。2019年,杨安军轮岗到社会救助科。在新的岗位上,他始终牢记为民初心,全心全意为老弱病残等低保、特困群众解忧帮困。

做好社会救助工作,前提是要熟悉掌握国家、省、市各项政策,没有捷径,只有一个字“学”。杨安军一头扎进政策堆里,勤学善思、虚心请教,迅速成长为业务精熟、政策法规了然于胸的“活字典”。他冒严寒顶酷暑,足迹遍布全市200多个乡镇1700多个村,收集基层意见建议,先后研究制定《关于加强社会救助资金使用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信阳市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等,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兜底政策;多次走村入户,与群众促膝长谈聊家常、揭开锅盖看饭菜、摸摸被褥问冷暖,详细了解低保金发放、政策落实等情况;疫情期间,他第一时间公布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协调对接“12345”开通热线信息平台账号,积极跟踪办理群众来电诉求,并优化救助程序、压缩办理时限,将更多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低保或临时救助范围。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的夸奖。提起杨安军,平桥区66岁的王亮生老人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感谢党委、政府,多亏了杨科长帮我家申请了低保和临时救助,我们的生活才有了保障。”“感谢党和政府给予的关爱和帮助,太让我感动了。今后,我会尽我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商城县外出务工人员吕某深有感触地说。

勇于创新当先锋 做新时代担当有为民政人

针对各地精准认定救助对象难、救助服务类型单一、程序冗杂等问题,杨安军主动作为、先行先试,不断创新救助模式,探索打造救助信息线上线下双公示阵地,让救助更精准更透明;组织开展低收入人口排查监测,实行“政策找人”,让更多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指导商城县探索“物质+服务”的“汪桥模式”,让分散供养的特困老人安度晚年;在全省率先开展社会救助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诚信救助环境;推动低保等审核权限下放到乡镇,为村民提供家门口的便捷服务,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在兜底保障工作中,他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千方百计为40多万名因病、因残等无劳动力、弱劳动力的困难群众兜好底,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为人,不显锋芒;做事,不计名利。这就是杨安军,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平凡的民政干部。“杨科长就是一盏明灯、一面旗帜,更是一把标尺。他身上体现出的新时代民政人精气神和散发出的催人奋进正能量,值得我们学习。”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雷新花一语道出了同事们的心声。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