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晗
热气腾腾的大锅里,开水翻滚不息,在四五个工人的通力配合下,又长又细的粉条源源不断流入大锅中,待粉条煮熟后,工人们娴熟地将粉条捞出过凉水,再捞出搭在一根根竹竿上,最后晾晒到院子里钉好的木架上,整个过程丝滑流畅,不一会儿,一排排粉条摆满了院子,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闪着晶莹的光亮……1月15日,在淮滨县新里镇张塘坡村的粉条加工厂内一片繁忙景象。
“我开办加工厂有十五六年了,我们周边乡镇都到我这里加工粉条。每年10-12月份的订单最火爆,每天能加工7000斤红薯粉,每年能生产30多万斤粉条,十来个工人都忙不过来啊!”加工厂负责人张海永边检查粉条品质边介绍。据悉,他在本村流转了20余亩土地用来种红薯,今年红薯收成好,每亩产量能达到6000斤左右,加工成淀粉在上千斤,生产粉条每亩在九百斤左右,年收入达到三十多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在张塘坡村,红薯粉条均采用传统加工模式,粉条颜色统一,透明晶亮,吃起来口感美味劲道,醇香软绵,深受消费者喜爱。来到加工厂旁边粉条储藏仓库,只见一捆捆粉条摆放得整整齐齐,几位村民正忙着将粉条称重装袋包装。
“我们家的红薯粉条十分畅销,甚至还有外地的客户大老远找上门来购买呢!我们还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在电商平台销售,广受好评!”张海永言语中尽显自豪。小小的红薯粉条不仅让张海永这样的个体户实现增收,还带动周边村民群众增加收入,走上了致富路。
“我现在每天在加工厂做工,一天100元,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产业发展起来了,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了!”村民张珍霞笑着说,像她这样在家门口上班挣钱的有10多人,他们平常管理田间农作物,等农作物收获后,便投入加工厂的加工、生产、包装等工作。
如今,张塘坡村的红薯和粉条产业越做越好,市场上供不应求,村民看到了发展红薯产业的希望,种植和加工的积极性一年比一年高。小红薯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形成了新业态。据悉,今年新里镇的4家红薯粉条加工厂产量可达100万斤以上,预计营收800万元,同时可带动当地40余人就业。
“张塘坡村的红薯粉条仅仅是新里镇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新里镇立足各村基础和优势,统筹推进‘五星’支部创建,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大力发展粉条加工、獭兔养殖等特色产业,以产业带动就业,以产业促进增收,全力打造乡村振兴产业标杆,力争达到‘打造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带动一方经济’的目的,赋能乡村振兴。”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