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济周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碳”索新路径 共绘新愿景


——我市聚力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工作纪略

□本报记者 李宇

随着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大力推广,绿色之“风”吹入大别深处,聚能之“光”照亮千家万户,信阳在绿色低碳转型之路上意气风发,迈着坚定的步伐,奋力谱写“两个更好”绚丽篇章。

随着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新能源汽车、绿色公共交通成为老区人民出行“标配”,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滴水、光盘行动尽在举手投足之间。绿色生活已成为老区人民普遍共识,向绿而行,美好生活,令人期待。

行走大别山,所遇皆是青山妩媚,所见皆是绿水秀美,徜徉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之中,耳畔绿歌萦绕,脚下青草依依,乘着“双碳”战略之风,信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良、生产高端、生活更好的发展道路,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就在一个月之前,1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信阳市作为河南省两个试点城市之一成功入选。

牢记殷殷嘱托,加快先行先试。“十四五”以来,我市牢固树立“两山”理念,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鄂豫皖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大别山(豫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长三角产业协同创新区创建为抓手,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成效显著。新县、商城县、罗山县、光山县、浉河区等5县区被确定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新县、光山县成功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新县、商城县上榜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市8个县区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县。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工作,高位推进,前瞻布局,成立专门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编制完成信阳市“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确定了信阳市碳达峰高质量发展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随着体制机制日趋健全,一系列政策文件陆续出台,为信阳市碳达峰试点城市提供坚实保障。”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实现碳达峰,产业扛大旗。我市大力推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和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逐步绿化,全市形成了绿色食品、纺织服装、建材家居三大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精密加工、新材料五大新兴产业。绿色产业链企业持续增多,绿色企业占比不断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明显。

科技赋能,为“碳”而行。我市先后组建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市级重点实验室,为全市绿色低碳关键技术装备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聚焦优先领域、优势资源,在新型电化学储能关键材料、环境催化材料、太阳能高效转换与利用等方向开展低碳能源关键材料与技术研发工作,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技术研发能力,结合企业现有的核心技术,提升研发成果的转化水平。

“我们还将与更多市直部门通力合作,利用全国低碳日、节能宣传周等重要活动和新媒体平台,广泛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引导公众参与节能低碳行动,提升全民低碳意识,营造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社会氛围。”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大潮涌动千层浪,碧水东流四季青。沿着建设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之路,我市将坚持节约优先、新能源替代、资源循环利用、科技创新和数字化等五大战略,聚焦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和绿色金融等六大领域,实施能源绿色转型、节能降碳改造、绿色基础设施、资源循环利用、低碳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服务和生态保护修复等七大行动,不断打造国家碳达峰城市示范标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达峰经验,助力碳达峰目标实现。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