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民生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方德海:40年风雨无阻慈善路


□本报记者 张勇 文/图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在做好事。我市爱心市民方德海就是这样的人,他和老伴陈书梅一起关心关爱困难群众,40年风雨无阻。

“上一次你们送来的油还没吃完,这次你们又送来了米面油,让我用啥感谢呢!”昨日,迎着凛冽的寒风,方德海和老伴驱车前往平桥区龙井乡,看望残疾群众黄乃友,送来了米面油和一床新棉被,让黄乃友感动不已。“近期天气很冷,他一个残疾人行动不便,我和老伴专门去买了棉被,就想着让他盖得暖和些。”方德海说,“屈指算来,从1983年开始,我和老伴做慈善已经40年了。”

今年年近七旬的方德海是平桥区邢集镇人。他小时候家里很穷,跟着母亲一起逃荒要饭。别人给一碗饭一个馒头,他的母亲就记在心里,并时常告诫他,长大后要学会感恩,要做一个善良人。牢记母亲的教诲,他应征入伍后,在部队成为学雷锋标兵,后转业到原信阳地区民政局工作。

1983年春节,方德海回乡过年时,看到同村人林纪全双腿残疾,只能坐在地上挪动。方德海的同情心油然而生,当即给了林纪全10元钱,并表示以后会长期帮助他。信守承诺,行且坚毅,方德海从此踏上了慈善路。

40年来,平桥区、浉河区、光山县、淮滨县等县区,都留下了方德海和老伴陈书梅的足迹。看望敬老院老人、资助困难家庭、关爱残疾群体等,每年逢年过节不间断,用一颗平凡的心温暖着众人心。

生活俭省,乐善好施。“我老两口早餐很少在外面吃,老方更是多年没有添新衣服,他的工资大部分都用在做慈善上。”陈书梅说。“做善事不分大小,我就是买一些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力所能及地去减轻一点困难群众的负担,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就心满意足了。个人吃简单点穿简朴点没啥。”方德海动情地说。

是什么力量促使方德海做慈善40年不间断?他回答得很简单,“一是小时候母亲的告诫,二是在部队和单位,党的教育和培养,让我成为一名党员干部,三是妻子、孩子的大力支持,让我能无怨无悔地投身到慈善事业中。”

从民政部门调到人社部门工作后,方德海被评为我市道德模范、信阳好人。通过他的言传身教,感动更多的人加入慈善队伍中。退休后,他依然没忘慈善事业,“虽然退休了,但是做慈善不能退休,只要身体允许,我就把慈善一直做下去!”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