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凌云
“现在来到百花园,能在廊亭读书、能入步道赏景、能在园区看花、能进书屋品茶、能以文创怡情,好不惬意!”如今,漫步信阳,可见的“信阳之变”让人们对幸福有了更真切的释义。
寻“变”看“变”,求“变”知“变”。一年来,信阳之变,起笔于“民生”,落笔于“民心”,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品质生活为引领,点亮万家幸福之星光。
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信阳市委、市政府紧扣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高位谋划、系统布局、持续用力,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锤接着一锤敲,扎实推进一批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聚力打造大别山区域教育中心、体育中心、医疗中心、健康养老中心、创业就业中心,塑造青春信阳、活力信阳、幸福信阳,以民生之笔倾心勾勒“美好生活”幸福图景。
优“教”重“体” 为青春信阳“加码”
市区新十八街西、纬南三路北,依湖而建,一处功能齐全、颜值颇高的新校舍,映入眼帘,这就是信阳学子翘首以盼的信高教育集团北湖校区东园区。今年10月12日,首批千余名师生在此开启善教乐学之旅。
时间拨回8月份,正值信阳炙热难耐、暑气逼人,也是该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势如破竹的关键时刻。克服多重难题,园区内教学楼、综合楼、报告厅、体育馆、食堂、宿舍楼建设全力推进,为新生入学强保障。
树基础教育品牌,建教育体育强市。老区信阳“再穷不能穷教育”,书写着一份“基础强根、职教融汇、产教融合”的闪亮成绩单。
一年来,基础教育成效显著。2023年,我市中高考成绩再创新高、位居全省前列;向空军输送飞行学员37人,实现全国地市级“十一连冠”;新建、改扩建30所公办幼儿园,全部投入使用;新建农村寄宿制学校5所,主体完工;集团化办学释放教育活力,信高教育集团、司马光教育集团均实现首批招生。
一年来,职业教育发展提质。雷山匠谷初具雏形,职教融汇板块孕育新能。信阳技师学院、信阳航空职业学院三期、信阳科技职业学院(筹)已招生;信阳涉外职业学院信阳校区、信阳理工职业学院签约落地;信阳技术职业学院产教融合取得新突破。
一年来,高等教育内涵升级。信阳师范学院成功更名为大学,信阳师范大学理工学院(一期)、信阳学院二期、信阳艺术职业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江淮校区如期招生。
教体之用,富脑力、强筋骨,铸体魄、蓄动能,为青春信阳攒足底气、后劲儿。
11月19日,伴随冬阳暖照,信阳马拉松赛激情开跑,10000余名选手用高涨热情唤醒城市活力。如副市长郑云所言,“信阳马拉松赛已稳步走向成熟,成为传递体育精神、展示信阳形象、凝聚发展力量的亮丽名片。”
青春信阳,悠悠时光。在信阳,闲置边角地、口袋公园里被添置上各种户外体育器材,人们出了家门可享“15分钟健身圈”。骑行道、健身步道,成为城市一道“运动着”的亮丽风景。
运动信阳,健康时光。据市品质生活专班负责人杨传明介绍:“我市正全面实施‘运动信阳’工程,中心城区‘一场两馆’建设正稳步推进,全民运动的基石逐渐夯实。今年,已在中心城区新建灯光球场54个,安装健身设施器材220套。5个县区的体育公园已建设完工;浉河、新县健身步道已投入使用。”
“医”“养”提质 为幸福信阳“托底”
乘苏信合作东风,6月5日,苏州市卫健委一行来信阳对口交流,以信阳所需、苏州所能为基础,两地医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中医药发展等多方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
品质引领一小步,人民健康一大步。引进优质“外力”,为老区人民谋福祉,我市推动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合作共建,同时,全力打造全省第一家院外智慧病理诊断中心,为品质生活稳稳“托底”。
好消息不断涌来——市儿童医院传染病区项目、市综合公共卫生应急服务指挥中心、市第五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主体年底前基本完工;新增三级医院1家,县域三级医院数量达10家;光山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淮滨县明仁堂医院迁建等18个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推动建设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启动6个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现了省级名中医零的突破……医疗健康领域,信阳在建项目数量、完成投资额均居全省首位。
“大健康”产业,驱动老区发展,护佑百姓安康。我市一方面培优扶强羚锐制药、信合援生制药等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加大招商力度,积极推动国际化康养中心落户信阳。
不止于医疗,在养老领域,市委谋篇布局,着力推动从“养老”到“享老”。
近日,羊山新区政和社区、浉河区报晓新村社区等“美好邻里中心”相继投入使用,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养老、托管、助餐、家政等专业服务。同时,利用闲置公交车,改造了首批具有助餐、文娱等功能的12辆“幸福大巴”,已投放至4个站点。这是我市积极探索构建“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医养康养结合”多层养老体系的一项有益实践。
助老敬老,普惠可及。我市因地制宜,多方激活社会力量。通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日间照料中心连锁运营,以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抓手,打通社区养老“最后一公里”。
全市共建41所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44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所县级特困供养机构;完善全市统一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入网人数达122.4万。
目前,信阳市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入运营,幸福家园项目整体推进;争取适老化改造专项资金,82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完成;37所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戴畈模式”覆盖1790个行政村,商城汪桥经验在县域推广……
就业兴业 为活力信阳“赋能”
12月8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党建工作委员会年会暨第三届职业院校党委书记论坛在我市举行。来自全国职教战线196所院校、职教中心400余名专家云集信阳,共商现代职教发展大计。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打造大别山创业就业高地,推动老区振兴、“两个更好”便有了不竭动力。
走进雷山匠谷职教园区,“一环四区”“五谷丰登”初具雏形,5所高职院校及“双创”基地将为社会输送大批技能人才,现代生态滨湖社区能为教育人才提供多元生活体验。
“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我市立足实际,计划通过5年至8年努力,在此建成25所集本科、专科、中职于一体配套设施完善的职教产业园区,每年可输送技能人才2万人。”市雷山匠谷职教产业工作专班负责人鲁军说。
匠心聚,百业兴。信阳,不仅是革命精神孕育的红城,也将成为培育助力现代化建设“能工巧匠”的摇篮。
聚焦宜业宜兴,信阳步履坚定。今年以来,30家企业入驻大别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已建成高新区、羊山新区和正建设雷山匠谷3个“双创”中心;组建人才集团,打造“信才之家”和“青年公园”;大力实施“雁归来工程”,今年共吸引11.7万余名信阳籍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
目前,全市“万名学子回归工程”共引留1.9万名青年人才来信就业创业;新招收博士后17人,完成省定目标的141.67%;持续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全年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3.42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4.58万人……
循着时光的印记,坚定实干的步履,践行为民的宗旨,在青春、幸福、活力的碰撞中,努力织密民生服务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未来,美好信阳,可以不期而遇;幸福信阳,更加可感可期!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