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新组轩)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新县用好用活红色资源,不断拓宽学习渠道,创新形式载体,拓展内涵外延,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建强“红色阵地”。该县实施红二十五军司令部、红一军司令部和鄂豫皖边特区苏维埃三处旧址保护利用项目,完成红色首府、将军故里、箭厂河革命旧址群基础设施提升,建成大别山红旗不倒核心地景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纪念园。发挥“红色阵地”教育功能,依托“主题党日”等活动,引导全县18000余名党员分批次走进革命旧址、纪念馆参观学习,让红色资源成为主题教育的“活教材”。
讲好“红色故事”。该县成立大别山精神研究中心,扎实开展党史和历史文献资料研究,实施革命后代、烈士家属“口述历史”抢救工程,整理革命文件资料、人物回忆录、地方志等历史文献资源,建成6个特色文献资源库,为主题教育提供丰富学习史料。从红军后代和革命烈士家属中吸纳14名优秀党员,成立英雄山党支部,开设“大别山精神代代传—红色故事汇”专栏。紧扣史实创作红色歌曲、红色舞台剧等文化产品,编纂红色书籍、红色读物,将红色资源转变为可视、可听、可读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
培育“红色传人”。该县加强红色讲解员、红色基因传承人队伍培育和扶持,创新开展“闪闪红星——小小讲解员进景区”活动,招募培训中小学生讲解员800余名,开展义务讲解,拓展红色文化宣讲渠道,提升宣讲效果。
发展“红色产业”。该县立足红色资源优势,发展红色教育培训和研学旅产业,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效,在一线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办好民生实事。推进红色教学点、实践基地、研学营地提档升级,扶持发展研学旅行营地(基地)23处,建成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中小学研学实践营地“大别红营”。举办区域性和国家级红色主题赛事,开发红色文创产品,打造精品民宿项目,发布“十大名菜”,推动“后备箱经济”持续升温。在节假日及周末时段,全县民宿、红色纪念品、山区农副产品、特色文创商品紧俏,老区群众在红色产业链条上获得了真实惠。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