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晗
12月9日,笔者走进王新华的家,一丛尚有花朵的月季、一只窝在墙根下晒着太阳慵懒摇尾的小花犬,给冬日小院平添了几分生机,红砖瓦房前站着的正是王新华。初见时,王新华的脸上带着拘谨的笑容,除了刚开始的问候,并不主动说话,显得有些沉默寡言。
王新华出生于淮滨县新里镇孙庄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20世纪80年代末,没能考上大学的他,始终没有放弃写作爱好。他善于观察生活,以农民所思、所想、所悟,用一双刨黄土的手写出了30余万字,写下了他对黄土地的眷恋,记录了农村风土人情和农民生活的状态。
“我从2003年开始写作,内容主要取材于农村。我觉得,农民很多,能写的人也很多。写好农民,就是我的责任。我也只是写一点别人不写的东西,记录下这片黄土地上一代代农民的韧劲和拼搏精神,能够让人耳目一新就足够了。”王新华淡然地说。
王新华的作品始终透出乡愁味,在浓浓的泥土气息中散发着墨香。忙时种地,闲时写作;白天干活,晚上写作。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下,王新华的作品先后被《黄河文学》《天涯》《散文》《广东文艺》等省内外多家报纸杂志刊发。
“经常会有人问我,支撑你写下去的动力是什么?我想,主要是有话要说吧,脑海里总有写不尽的农村事、道不完的黄土情,或许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王新华说道。
王新华在写作道路上取得的成绩让很多人敬佩不已,隔三岔五会有一些文学爱好者慕名来到他家交流写作体会,他也成为十里八乡屈指可数的农民作家。
“拎起锄头是农民,拿起笔杆是作家,王新华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我们今天来到这里互相谈论文学,他讲解一些关于文学的想法和观点及写作思路,让我们受到了很多的教育与启迪。”该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杨帮立说。
作为农民,王新华耕耘着土地,也将汗水洒在了这片土地上。他是土地上的耕耘者,更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他虽然沉默寡言,却将对家乡的爱倾注笔端。作为一位农民作家,王新华笔耕不辍。他是农村故事的讲述者,是农村建设的记录者。他用白描式的语言、最朴素的村话,温言细语地谱出一首首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赞歌。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