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阳光、空气、水和我的所见所想


汤昌元

朋友从大老远的城市回来,给我带来了一株唐菖蒲,是用一只鼎形的小花盆及一小袋花石培育而成的。朋友说,在距离电脑桌1.5米的桌面上放一盆唐菖蒲,书架的第四层放上一盆文竹,书架的一角再摆放一盆兰草,第三个书架的第二层,腾出一空来,放进块画面石,这就一眼看出你有文化了。

朋友是很了解我所归置的书房的格局,所以就筹划出这个样子以便匹配我。我笑笑,将菖蒲盆里注入清水,如朋友筹划的一样摆置着文竹、兰草和那方30cm的画面石。这回,仅书房一隅,我也决意高雅一番了。

然而不到半月,先是文竹黄叶,接着兰草、菖蒲的叶尖也开始变色。那让人心情愉悦的碧绿倒是渐渐成了“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家什。于是就在“花友”群里求助些能够让绿植“依然如故”的法子。很快,不,是极快地收到回复:注意给水,注意通气通风,注意阳光。一时间,向来喜欢拈花惹草的花友们就给出了几乎完全一致的方案。还有位朋友甚至极细心地指出:文竹、兰草都爱干净,菖蒲虽不强烈,但也怕浑浊,室内养护,对于本就处于弱光微风下,尤其需要清爽的环境。他还特别提醒道:千万千万不要在摆放有你这几种植物的书房内抽烟。抽烟,是对这几种植物的最大伤害,因为烟、烟的味道,是对它们生存环境的最严重污染。

原来如此。健康、成长、生命其实就是阳光、空气、水。

于是我就想起一段故事,一段因为水而“引漳入林”,从而在太行山上出现了“人工天河红旗渠”的“世界第八大奇迹”。

今年9月,我和诸多有相同志趣者一起来到林州。漫步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的红旗渠畔,一边是刀砍斧劈直耸云天的峰,一边是斧劈刀砍深有万丈的渊,我这个生活在大别山见过无数个险峰、行走了无数险道的人,既不敢仰视也不敢俯视。随着络绎不绝的人们,我一步步地朝着“青年洞”的方向挪移。渠道全部是由石块砌就的,是用“一锤下去一个白点,十数根钢钎也打不出一个炮眼”的坚硬的石英石,一块块、一条条,浸满汗水,滴有血水筑成了“世界第八大奇迹”。

近十万林州人在近十年时间里,为什么在三年严重困难时期,面对着粮食的极度紧缺,资金的绝对困难,技术的原始落后,水源的隔山跨省等重重艰难险阻,众志成城的战天斗地也要“重新安排林县山河”,就是因为他们常年经受了河干井涸,粮食绝收的岁月。那因为缺乏生命而生机索然的大地呀!正如林州人无助而直视上苍的眼。所以,无论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官员,还是抡锤劈山、垒石抹灰的民工,他们宁愿睡在山崖下、石缝中,宁愿三餐稀粥,甚至捞水草充饥,以至于在80多名干部群众将生命融入太行山中,将姓名镌刻在太行山上,才有了今天的渠水“清且涟漪”而缓缓灌入林州大地,使之成为“生命渠”“幸福渠”。

有了水的滋润,也就有了植物的碧绿和生命的蓬勃,山的青翠中缀着的红果在水的倒映下俨然如画。而所到之处的洁净,纵然在太行山深处的道路两边,就是连一支烟头类的杂物也很难见到。

在明媚的阳光下,在清新的空气中,汲取着甘甜的水,健康、成长以及成长、健康,不就是我们孜孜矻矻所追求的吗?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