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防不胜防还须防


□高晶晶

近日,公安部门公布了一则网络诈骗典型案例,因点开网上的不明链接,一夜之间受害人被骗了近450万元。从案情发展看,要不是后来警察及时进行干预,可能造成的损失更大。

如今,网络信息鱼龙混杂,骗子的骗术不断变换花样,尤其不少骗子是团伙作案,更是真假难辨。面对电信诈骗,预防还是要放在第一位。

受骗的形式多样,但被骗的原因有相似的地方。一些人之所以受骗,一方面是对诈骗手段不了解,自以为绝对不会受骗。比如被骗近450万元就是从前期小额双倍返利开始,或者骗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利用受害人不了解公检法办案流程、不去有关部门求证,实施诈骗。另一方面是以提供工作机会、学习投资理财、传授技能等满足受害人的需求为幌子。例如,有人因学习短视频制作被骗1.2万元,有人在网上投资理财被骗8.33万元。此外还有一些骗子打感情牌,平日里嘘寒问暖,一有机会立马开始诈骗。一位独居的退休老人,因为信任一个陌生的推销电话,白白损失了30万元的养老钱。天上不会掉馅饼,假的变不了真的,最终,始于轻信,终于被骗。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公安部门总结了“凡是”类诈骗,即凡是要求垫付资金做任务兼职刷单,宣称“内幕消息,专家指导,稳赚不赔”的投资,自称“领导”要求转账,未知链接要验证码,不明软件要银行账号,自称平台退款,宣称网贷需要刷流水等,都是诈骗。

针对花样不断翻新的各式诈骗,须做好防范才是上策。安装好反诈APP,把警惕心树起来,把贪心和不甘心收起来,少一些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相信天降好事不如相信勤劳踏实工作。如此,行得正、心安理得,骗子也就无缝可钻。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