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十年磨‘一’剑”系列报道之四

一部剧:戏里戏外皆精彩


□本报记者 时秀敏 王凌云 马依钒

“小桂花”回来了!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又是一个周三的夜晚,革命历史舞台剧《红色大别山》作为情境教学课,在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报告厅如期上演。

7月26日,第一任“小桂花”的饰演者双胞胎姐妹张鸿逸、张鸿跞,回到阔别已久的红色剧场,她们坐在台下,瞪大眼睛看着台上9岁的“小桂花”,仿佛看到了10年前的自己。

“10年前,我们也9岁。”姐妹俩说。

前年考上武汉大学的妹妹张鸿跞,从小就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现在所学的专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今年暑假实践课题是《红色文化在基层传播和实践》。“这部剧让大别山的红色故事从小就铭刻在我心里了,也深深地教育了我、影响了我。”张鸿跞深有感触地说。

姐姐张鸿逸和妹妹同年高考,以678分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她清晰地记得,每次和妹妹轮流上台,被替换下来的那一个,就会在后台写作业。“这部剧我们一直演到小学四年级,还在学校演给同学们看。”张鸿逸腼腆地说。

姐妹俩演的是《红色大别山》中善良机智的农家女孩“小桂花”,在父亲参加革命后,和奶奶相依为命,祖孙俩生活极度困苦,却还一直节衣缩食,暗中支援帮助游击队员。

这部剧创作于2013年。当时正处于建院初期的河南大别山干部学院,为讲好大别山红色故事,决心打造一部革命历史舞台剧。

没有剧本?自己写!

没有演员?自己演!

全剧由学院教职工自编自导自演,用艺术形式再现大别山革命老区真实感人的红色故事,将大别山血雨腥风的革命斗争历史和军民团结一心、不怕牺牲的精神生动呈现出来。

戏内,立足讲好“四个故事”、铭记“三个不能忘记”,学院深挖红色资源,丰富教学形式,不仅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弘扬了大别山精神,同时也加强了对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学院连续多年举办“红星照耀我成长”红色夏令营,让“红色种子”在青少年心里生根发芽,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中小学专项性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红领巾寻访实践教育基地。

戏外,继姐妹花之后的一代代“小桂花”逐渐成长。让人欣喜的是,“小桂花”们个个品学兼优,不仅学习成绩好,在行为自觉和礼仪养成上也堪称“别人家的孩子”,以至于有人笑言:“想考好大学,想培养好孩子,就得来演演‘小桂花’。”

这部剧有着特别的粘合力。“一部剧,演了十年,演了上千场。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乐此不疲地客串不同角色,没有人叫苦叫累。它把我们这群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教职工聚在一起,硬是把一群业余演员变成业余‘老演员’。”该剧导演、学院教务部负责同志于翔说,“舞台上,年轻的吕东玉老师走起小碎步,分明就是‘周大娘’。”

诚如斯言,正是教职工们十年的专注和全情投入,让这部剧以一种质朴的方式呈现,一直广受学员欢迎,被誉为“很土很有味的一道菜”。

舞台很小,反响很大。打土豪分田地、吴焕先破家闹革命、周大娘舍子救王树声、刘名榜坚持游击斗争……这些革命历史故事在短短一个小时被呈现出来。“红星照耀我成长”红色夏令营的8岁小营员杨浩然,看完演出后告诉记者:“虽然这段历史我还不太了解,但我知道台上那些人是为了我们幸福生活而牺牲的人。”

台上,是象征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一面面鲜艳的红旗;台下,是被红色基因浸润的一张张生动的面孔。

台上的人,一代代更换;台下的人,一批批涌来。一部剧,让红色基因有了记忆,得到传承,让红色教育走进历史、走进现实、走进心灵……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