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商城县:同心守护幸福晚年


□罗玉兰

10月17日一大早,商城县汪桥镇“老爱笑护理队”的护理员杨凤仙、黄来玉拿着买好的油糕等食物,急着赶往镇上双桥村一名护理对象家里,而行动不便的护理对象杨祖全早已坐在床边翘首以待。这是一场守护与信任的双向“奔赴”。

一进门,两人将带来的食物拿给杨祖全,让他趁热吃。同时,轻车熟路地打扫起卫生。房间收拾好后,开始帮助杨祖全洗头、洗衣服。干完这些,又帮他把中午要吃的菜都洗好。

“护理员一周来6次,每次都忙活半天,帮我收拾得利利落落。有了她们的帮助,我也不用为今后的生活发愁了。”看着整洁的房间,杨祖全舒心地笑了。

55岁的杨祖全偏瘫多年,之前由母亲照顾。母亲去世后,虽有亲友照料,生活也多有不便。2021年,汪桥镇开始实施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护理改革,杨祖全在镇村工作人员的宣传帮助下,同意将照料护理费交由镇政府统筹使用,从此与“老爱笑护理队”结缘,有了护理员的精心照顾。

据了解,2022年,汪桥镇共有318名分散供养特困老人,目前已有291名老人像杨祖全一样,与政府签订协议,自愿接受基础护理服务。

“农村特困老人都是以居家分散供养为主,虽然按国家政策有护理人,但日常照料服务效果不好,特困老人的户容户貌、人容人貌普遍较差。针对这一问题,从2021年起,我们着手进行改革。”汪桥镇负责人介绍。

在改革过程中,汪桥镇引入社会组织——老来孝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专业护理团队“老爱笑护理队”,从事具体照料服务工作。通过镇村两级干部入户走访摸排,鼓励亲友护理效果不佳的特困人员将护理费交由镇政府统筹使用,镇政府再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经费支付给老来孝公司,并对公司进行全流程、全方位监管。今年,汪桥镇可统筹年度经费70多万元。

“我们都是在公司进行了培训,考试合格了才上岗的,照顾好老人不成问题。”杨凤仙是老来孝公司从本地留守妇女中择优选聘的护理员。据她介绍,照料服务项目有打扫卫生、代购日用品、协助就医等12项,按老人自理能力,每月上门服务次数分别为2次、4次、6次,团队对护理员还有严格的考核制度。

目前,汪桥镇25个村(社区)划分为5个片区,在当地选聘10名护理员,2人一组分片就近开展照料服务。

为提高照料服务质量,汪桥镇还把多项服务资源链接起来,支持镇医疗机构为护理对象提供精准医疗服务,动员乡贤和公益组织等贡献力量。同时,鼓励公司面向全镇留守老人提供有偿照料服务,扩大服务人群。

党委、公司、群众、社会、政府“五方”协同,资金使用集约化、运营实施社会化、服务项目清单化、监管评价常态化“四化”运行,并将养老服务与涉及农村其他“N”项服务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汪桥经验”。今年5月,商城县开始在全县进行推广。统计显示,全县已有3500余名特困供养人员享受到上门的居家养老服务,还有110多名社会老人自愿加入这种养老模式。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