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农视野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党建引领聚人才 唤起干群同心干


□朱新辉

文殊乡位于光山县城西南15公里,辖22个村(街),总人口4.98万人,总面积123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豫南农业乡镇,人杰地灵,底蕴深厚,红色政治文化、粉色非遗文化、古色传统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绽放异彩。先后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南省文化工作先进乡镇”“省级生态乡镇”等国家、省、市级荣誉46项。

一年多来,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信阳市《乡村振兴“十百千万”工作导则》,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示范区建设取得一定进展。同时,研究和推进2022年8月17日市委书记蔡松涛提出的改革破题事项,乡村振兴乘着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东风,稳步前行,初见成效。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文殊乡在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中,坚持党建引领,以党政组织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经营人才、乡土人才四支队伍为主体,让紧缺人才得到有效补充,让优秀人才大显身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

抓自身建设,建强乡村振兴“领头雁”

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首先离不开一支思想解放、干事创业的队伍,也就是始终战斗在前沿一线的乡、村两级干部。

从领导班子队伍看。县委高度重视,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乡领导班子,目前12名班子成员中有8名是2022年以来调整充实的,概括为“345”,也就是70后3人,“80后”4人,“90后”5人,是一个活力绽放、干劲十足、团结互助的干事队伍。我们落实王字型架构分工,责任层层传导,每名班子成员都领衔乡村振兴的一块和改革破题事项若干项,周一例会,常态学习,随时交流。年轻同志共同话题多,进取心强、适应能力强,是推进工作的先锋队。

从青年干部队伍看。乡党委大力培养和使用年轻干部,坚持把示范区建设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阵地,对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优秀年轻干部放手使用,全乡机关内设站所除党政办主任是“80后”外,其余均为“90后”。2023年,我们开展了文殊乡“深学笃行·实干担当”青年干部大讲堂活动,通过青年干部人人讲、科级干部带头讲、邀请专家专题讲、深入一线拓展讲等方式,让全乡46名“85后”青年干部有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让他们逐步成长成熟,像文章撰写、课题研究、新媒体运营、抖音宣传、视频制作等工作有声有色,一部分年轻干部崭露头角、成长很快。乡党委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宽松的环境,逐步打造了一支静下心来拿笔会写、沉下身来工作务实、褪去青涩直面矛盾的年轻干部队伍。

从村“两委”队伍看。狠抓了五星支部创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支部联支部活动,经过充分讨论出台了《文殊乡支部联支部“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方案》,目前开展了两次集中观摩交流。经过综合考核,对全乡22名村党支部书记中的10名进行更换,其中有两名1995年的支书。每村都配备1至2名年轻后备干部,加强从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中摸排统计,对有意愿和表现突出的作为后备干部重点培养。结合全县“青鸟归巢 发展有我”系列活动,发布“招贤令”,从返乡人员、大学生、退役军人中培养村级后备干部22人,引导16名返乡投身乡村治理、产业发展。

引进专业人才,充实乡村振兴“智囊团”

乡村振兴最终要实现乡村运营,让乡村动起来、活起来。文产特派员制度源于乡创理念,即以文化创意为引擎,带动各种现代发展要素进入乡村,推动乡村整体创新发展。2022年7月31日省文旅厅在光山召开文产特派员制度试点启动会,全县已对接30个文产特派员项目,签约落地10个,其中在文殊乡落地4个。

我们也不是为了引进而引进,而是深度合作、共同运营,学到前沿的理念、成熟的运营机制,最终目的是深度挖掘和培育一批我们本土隐性乡创人才资源,将乡村还给村民,打造一批本土乡创品牌,营造文化产业赋能乡村进而推动人才振兴的良好生态,走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一是东岳的余粮乡创项目。设计东岳品牌logo,讲好“追求美好生活”故事,叫响“让百年美好从东岳开始”品牌,推动未来乡村——“美好东岳”建设运营。在运营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深度融入进来,以资源和资产入股,享有30%的利润分成,同时村劳务合作社承接土方、运输、绿化等小型工程项目,通过成立的红色研学培训中心承接旅游团队业务,盘活了资源,发展了产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引进专业人才,实施文产项目,最关键、最核心的是我们的思想要解放,树立各取所需、合作共赢的理念,不能以狭隘的、封闭的甚至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那样什么事也干不成。

二是引进数字游民项目。和平台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运营南王岗乡村会客厅项目。

三是洛阳卡卡剧本杀项目。入驻红色的花山寨,通过红色剧本杀的形式将党建教育、红色研学有机整合,带动旅游、培训、餐饮等行业发展。

四是佰城小院—曹洼民宿项目。正在规划中。

与此同时,引进安徽工程大学体验产业学院执行院长薛保红教授开展全域红色教育研学,3月试运营以来先后接待来自省内外的研学师生团队共6000人次,成为重要目的地和打卡地。

引进信阳市拔尖人才、诚信公司负责人、非遗传承人陈勇,在猪山圈等村连片发展壮大油茶、茶叶、苗木花卉,面积1600余亩,同时与赛事结合起来,规划建设体育小镇。

培育新型农民,育好乡村振兴“田秀才”

乡村发展离不开农民,特别是有头脑、有干劲、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解决好“谁来种地”“种什么样的地”这一重大课题,着力培育和发展起一批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专业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

之前在北京发展的小有成就的润泽合作社沈军,对种植碧根果和套作很有研究,懂技术,有资源,准备回老家发展。2021年,我们乡村两级主动找到他,邀请他到文殊乡来考察和发展,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当年他就在赵湾村建起了碧根果基地,林下面积一半套种双低油菜,一半套种弱筋小麦,油菜小麦收割后紧跟着种植糯高粱,“一地三用”,今年进入采摘期的100亩基地综合收益在5100元每亩。合作社与村集体和群众开展了合作,群众以荒山荒坡入股,收益分成,保底不低于土地流转价。今年,村集体经济组织准备与其扩大合作,采取居间服务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周边群众种植碧根果和林下间作。在4月15日文殊乡第一季度“支部联支部”大比武活动中,各村街支书和沈军交流沟通后,纷纷带领本村农户前来学习。

新型农民,必须懂技术、会经营。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组织下,我们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与河南技师学院光山分院进行合作,大力实施乡村人才培育工程,2022年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4个,家庭农场46家,催生了一批本土的劳务合作社、家政护理队、机械运输队、建筑工匠队等。去年秋季以来,我们大力推广的双低油菜、优质水稻,主要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规模化经营、良种化种植、机械化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化管理,与“光山蓝”品牌开展合作,提升附加值,在这些新型农民及经营主体当中得到了积极响应,也使得全乡“小田并大田”工作稳妥有序、深入推进。

我们也着力发现和培育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等新兴行业人才,其中杨长太通过直播年获益十多万元,另有“农人黑叔”等拥有数万粉丝的抖音新农人正在开展助农兴农。

用好乡土人才,壮大乡村振兴“主力军”

乡土人才,既包括常年生活在本地的原乡人,也包括回发展的归乡人。

——有效推进乡村治理。注重发挥乡贤和“五老”资源的作用,倾力打造乡村治理的“最强神经末梢”。如本乡退休干部、老党员陈清福到东岳村集体经济组织工作,牵头推进乡贤理事会、老年协会和示范区项目推进和群众问题协调。我们在全乡通过网格员走访、乡贤议事调解、举办孝老敬亲“饺子宴”,推进乡风文明“积分制”、乡村治理“清单制”、基层治理更加高效、便捷、利民。

湖北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教授、文殊乡文殊村赵庄村民组人张运炎,1938年生,退休后回到老宅居住,自2016年以来自行出资60余万元改善人居环境、推广民间非遗文化。正在自主出资组建民间艺术团队,以村组为单位逐步铺开到全乡巡演,将党的好政策、当前好生活融入文艺演出中,潜移默化影响群众。

本土的文化人才和文化合作社也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在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稳步开展乡村建设。借助着乡村建设示范县创建单位的机遇,进一步推进8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4项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乡村建设绝不仅是政府项目投入,更多的是通过争取政策、加强引导,撬动公司、乡贤等社会资本参与进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产业助力乡村发展。产业要发展,人才要领办。

我们还逐村“拉网式”摸排建立涵盖党、政、军、学、商等领域人才146名,形成乡土人才库,利用过节返乡走访、建群搭建平台联络、恳谈会交心、寄信讲家乡的变化和机遇等方式,凝聚助力家乡文殊发展的共识。

(作者系光山县文殊乡党委书记)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