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理论视窗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着力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交易体系不健全、要素价格不真实等问题制约着城乡要素流动结构红利的释放。要在城乡之间实现物畅其流、人畅其行,就要在推动城乡要素“促流”“引流”“护流”上下功夫。

聚焦“促流”,协同推进城乡要素市场化改革。城乡要素流动涉及城与乡两个地理空间,畅通要素流动的各项举措要充分考虑城乡空间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需要协同推进城乡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促进城乡各类要素良性互动。围绕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设,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破除城乡劳动力在就业准入、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着力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竞争力。

聚焦“引流”,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总是由边际收益低的地区向边际收益高的地区流动。要畅通城乡要素循环,吸引要素向农村集聚,除了外部助力外,更需要通过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苦练内功,促进农村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整体性提升。一是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深化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降低各类生产和经营成本,增强农业供给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将产业融合的类型、方向和方式交由市场机制决定,提高农业产业整体效益。二是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大力推进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促进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进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机制,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三是构建以适度规模经营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推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着力破解“小、散、弱”问题。

聚焦“护流”,进一步优化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机制。对医疗、卫生、教育、基础设施等社会公共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能够有效降低要素流动成本。要让农村更能涨“人气”、聚“财气”,就需要加快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强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为人口等要素在城乡间可进可退保驾护航。将县域作为连接工农、融合城乡的重要纽带,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引导和服务城市要素入乡、农村要素进城。着眼于在县域内打破城乡界限,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权,推动公共资源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加快形成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建管格局。

(据《农民日报》)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