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怀赤子之心 育未来芳香


——访市优秀教师、市第三小学教师高燕

□本报记者 邹乐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躬身教育,她甘之如饴;教书育人,她本真有方。书山有路,她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为生建登云梯;学海无涯,她言传身教,润物无声,育生立鲲鹏志。她就是市优秀教师、市第三小学教师高燕。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教书育人33载,高燕始终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感的爱就像池塘里的浮萍,没有根,随时可能漂移。一个老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好学生。

无论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高燕都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们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经过努力有所进步,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班级诗词大会”“飞花令”“击鼓传诗”……为了让学生增加诗词储存量、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燕想方设法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孩子们学习古诗词的浓厚兴趣。 当秋天来临时,为了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更好地欣赏秋、感悟秋、书写秋,高燕提出了以秋叶为素材制作叶画的想法,让学生们发挥聪明才智,用巧手拼出无限创意,用作品表达所思所感。

在高燕的课堂上从来没有“照本宣科”,更不可能“恹恹欲睡”,所看到的都是一双双充满对知识渴求的美丽眼睛。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高燕心中,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是作为一位老师的善良与吸引力。在她的课堂上,不管是谁,只要积极努力、付出了,就会受到赞赏。正是这颗爱心与公平公正,她的学生如同一株株稚嫩的幼苗自信向上,茁壮成长。

每年暑假,高燕都会接到很多高考报喜电话,还有学生带着鲜花和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到母校看望她。她的学生有的考上国内顶尖学府,有的荣获河南省汉字听写大赛一等奖,有的成了小有名气的小作家……说起这些优秀可爱的学生,高燕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这个职业注定是平凡的、清苦的,更是高尚的、神圣的。从走上这“三尺讲台”,高燕就立志把青春与光热都奉献在这里。她深知,自己手中握着无数金种子——那便是希望,这就是教师的全部财富,也是教师的神奇之处。

记得有一年冬天,寒风凛冽,滴水成冰。高燕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因路面太滑,不慎摔倒,导致骨折。经过手术治疗后,医生再三嘱咐她一定要卧床休息3个月,否则很可能留下后遗症。可是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让她牵肠挂肚,仅仅休息了1个月,她就拄着双拐,强忍疼痛,回到了心心念念的讲台。

在拄拐的100多天里,早读、备课、上课、改作业、教研活动……她一项工作也没落下,孩子们无不为之感动,学习的劲头也更足了。

“敬业、勤业、精业、乐业”是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对高燕的一致评价。多年来,她在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之余坚持学习,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理论基础,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扎实做好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组织和指导科组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促进教学创新,在新语文教学课改的路上不断上下求索。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高燕先后被评为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市优秀教师、浉河区十大模范教师等。荣誉是肯定,是动力,更是责任。在高燕心里,“桃李满天下”是教师最大的荣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神圣的职业。“做一名好老师,成为能够照亮学生的那束光”是高燕的信念,至今未曾改变。未来,她将一如既往坚守初心,修炼内心,用丹心育苗圃,用妙手奏华章。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