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风采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不能如此“听”课


□邹晓峰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各学校领导、教师不仅推门听课,而且将听课作为上级检查考核、绩效工资等重要内容之一。这是提高课堂效率、搭建交流平台的好举措,确实值得大力倡导。

但笔者最近听到有这样一则消息:有一农村小学为了完成上级分配的每周两节的听课任务,部分教师别出心裁,听课不进课堂,找来三年级语文老师的备课本“听”两节,又拿来五年级数学“听”三节,不到两节时间在办公室里就能“听”四五节。笔者听到这则消息后,的确感到憾意颇深。

听课是教学研究的手段,在倡导大力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今天,深入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研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去听课呢?笔者认为,一是要认真做好听课前的准备工作。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教师要想听课真正学点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要有心,听课就要做好准备工作。二是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还要有虚怀若谷的态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三是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教师听完后不能一听了之,应对课堂实况过几遍“视屏”,应进行反复的琢磨。思考的办法很多,如翻翻听课记录、写写听课感言,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听课中全过程的第一手材料,为评课打好基础。

笔者试想,上述的这则消息有一定的代表性,有的为了完成任务,应付检查,大胆进行听课“改革”,从而把原原本本、实实在在的课堂仔细观察活动,当成了“雾里看花”,抄近路、走形式,失去了上下之间、教师之间了解和认识课堂的作用。试想,采取的途径去为了完成“听”,又有何意义呢?

为此,笔者建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这种“听”课形式,要采取明察暗访的方法,对为了完成听课任务而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出,必须做出严肃批评,给他来一个与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绩效工资等真正地挂起钩来,使其听课真正达到目的。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