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冯康松 通讯员 张超)近年来,市教体局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创新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加快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信阳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夯实基础,建强服务乡村振兴的“主阵地”
近3年来,全市累计投入40亿余元,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优化专业设置,加强职教园区建设,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实施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信阳市第六职业高中、信阳航空服务学校等6所学校已通过标准化建设省级验收,到2025年全市所有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优化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围绕群众实用技术需求设置了特色种植养殖、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家政服务、服装工艺、烹饪、电焊电工等专业;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重点发展了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专业,培养信阳产业发展需要人才;围绕特色发展需求每所学校建设2~3个品牌专业或特色专业,形成一校一品。其中罗山县的电子信息技术,光山县的服装、电子商务,新县的旅游服务与管理,商城县的中餐烹饪,潢川县的无人机农业植保等形成了一批职业教育知名品牌。推进雷山匠谷职教产业园建设。在5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按照匠才谷、匠艺谷、匠芯谷、匠人谷和匠道谷的规划,建设5所左右的高职院校和20所左右的中职学校、产业学院。目前,入驻匠才谷的信阳技师学院主体工程全部完工,今年9月正式招生。信阳科技职业学院也于今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信阳航空职业学院三期工程正在建设。2023年,匠艺谷将入驻8家以上的中职学校和产业学院。
融合发展,当好服务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多年来,市教体局坚持职业教育与产业、社区教育和技能大赛深度融合,持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和乡村振兴的能力。坚持产教融合。全市职业院校现有校内实训基地215个,校外实训基地342个,联办专业69个,订单班42个,冠名班14个。如新县职业高中与县内4家涉农企业合作建立了水果、中药材、山茶油种植及淮南猪养殖等实训基地;罗山县中职校建设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坚持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职业学校和农村社区学校携手,共同面向返乡农民工在乡青年农民等群体,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实用人才培训和进城务工人员、失业人员、转岗人员及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坚持赛训融合。2022年,新县职业高中4名同学,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手工制茶赛项二等奖,是我省截至目前在该项目上最好的成绩。
聚焦培训,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市教体局坚持把职业培训放在与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围绕乡村抓培训,聚焦技能创特色,加快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的技术技能人才。扎实做好精准脱贫技能培训。全市职业院校累计举办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238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员13586人次。罗山县首创开展了职业教育“一周一村·送教下乡”精准脱贫技能培训,将培训班办到贫困村,把技能送到家门口,被中国教育报誉为“职教助力脱贫攻坚的罗山实践”,并被推荐为全国脱贫攻坚典型案例。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
2022年以来,全市教育体育系统共开展各类培训16万人次,取证7.3万人,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创新开展涉外职业培训。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累计向韩国、日本、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遣3.8万余人,创汇折合人民币100多亿元,回国后投资逾5亿元,创办各类企业5270余家,带动近10万名群众脱贫致富。新县韩光莹国外务工回来后创办了“老家寒舍”,在乡村振兴上起到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